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022-09-14
一般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是由卖方缴纳的,契税和印花税由买方缴纳。这些税都是按照国家专门制定的法律进行征收,有专门的税率和计算方法,会根据房屋的面积等进行计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
2022-09-09
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缴纳;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3%缴纳;按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5%-35%的的超额累进税率。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
2022-09-08
个人所得税是指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该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2-08-25
商铺租赁需要按照年经营所得扣除24000元费用后余额的5%-35%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经营所得的3%交纳增值税,按照增值税的1%、5%或7%交纳城建税,按照增值税的1%或3%交纳教育费附加。(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出租合同是日后确定双方权利
2022-08-17
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第二条,关于个人所得税政策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如国家实行登记制度、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实行限购政策等。
2022-08-15
个人所得税的比例税率为20%,契税的征税比率有所差异。(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
2022-07-25
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公司和其他股东应于30日予以答复,逾期未答复者视为同意转让;
2022-07-14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般为5%到35%,且适用超额累进税率;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2022-05-24
财产租赁所得适用比例税率,每月租金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个人出租房屋用于他人居住的减按10%征收。为简化贴花手续,应纳税额较大或者贴花次数频繁的,纳税人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采取以缴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的办法
2022-05-18
根据法律规定,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2022-05-16
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2-05-1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于自然人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财产转让所得以个人每次转让财产取得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2-05-06
公式=纳税人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2、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应交的税费金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
2022-05-05
股权被司法或行政机关强制过户;非上市公司不以股票形式发生的企业股权转让行为,属于财产所有权转让行为,应按照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的有关规定,个人转让股权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
2022-04-20
1、个人所得税偷税漏税的,纳税人需要在税务机关规定期限内缴纳偷逃的税款,无法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纳税人会被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022-04-1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