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明致送人民检察院的全称,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签名,并注明提出抗诉请求书的具体时间。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应当制作抗诉书。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法律文书,也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对抗诉案件再
2025-02-02
(二)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五)其他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应予移送的材料。人民检察院对报请减刑、假释案件提出检察意见的,执行机关应当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公示内容应当包括罪犯的个人情况、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罪
2025-01-11
被申请人李某甲,男,1976年3月6日出生,汉族,无业人员。泌阳县人民检察院以泌检刑医申2号强制医疗申请书于2016年7月8日提出对李某甲强制医疗申请,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法定代理人及指定代理人对指控的案件事实和强制医疗均无异议。申请机关对被
2025-01-05
犯罪记录应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所以开无受贿犯罪证明的,应该到公安机关的派出所请求出具。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建立并逐步完善犯罪记录制度,人民法院负责通报犯罪人员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
2024-10-30
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抗诉的方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采取的方式。人民法院定期宣判时,当事人拒不签收判决、裁定书的,应视为送达,并将有关情况在笔录中记明。
2024-09-01
刑事诉讼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凡是不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都应当制作《不起诉决定书》,这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依法确认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决定性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不起
2024-04-17
上诉审程序的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而法律对再审抗诉的提出没有规定期限。抗诉的方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采取的方式。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法律文书,也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对抗诉案件再行审理的法
2023-12-23
公司不可以私自调查员工的犯罪记录。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建立并逐步完善犯罪记录制度,人民法院负责通报犯罪人员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有关犯罪记录的查询申请。“无犯罪记录证
2023-12-08
不予立案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之日起重新计算;如果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的,则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2023-09-03
抗诉的方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采取的方式。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法律文书,也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引起对抗诉案件再行审理的法律文书。
2021-12-27
号民事判决/民事裁定/民事调解书,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已立案审查。号民事判决/民事裁定/民事调解书,向××××人民检察院申诉。号民事抗诉书向本院提出抗诉。鉴于裁定再审时,案件尚未进入审理程序,对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仍依原审裁判文书列明;尚未委托代理人的,
2020-05-25
(二)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五)其他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应予移送的材料。人民检察院对报请减刑、假释案件提出检察意见的,执行机关应当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公示内容应当包括罪犯的个人情况、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罪
2020-05-25
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和适用条件。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确保其按时到案。适用条件包括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产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等情形。被取保候审者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面
赡养老人的月费用计算方法,包括赡养费的具体计算方式和给付内容。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对老人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赡养费计算涉及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最低生活保障线等因素。赡养费涵盖基本赡养费、医疗、护理、住房、精神消费和保险金等费用。同时,完整的赡养义务包括经
关于车辆过户到未成年人名下的法律规定。未满18岁的个体可以拥有名下汽车并办理过户手续,但需要合法监护人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代替未成年人签字。然而,未成年人不得驾驶车辆上路。
学生在校园内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问题。文章介绍了学生破坏公物的现象及其严重性,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判罚标准,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文章指出,学校应加强管理和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破坏公物行为的发生。同时,对于严重破坏公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给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