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放高利贷是否违法的问题。根据《民法典》规定,高利贷是犯法的,民间借款的利息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若身份信息被盗用借高利贷,不必承担偿还责任,建议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4-24
小梁借款后承诺会尽快偿还,但一直未予清偿。为了保护老梁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起诉要求小梁偿还借款20000元及利息41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法院认为,双方当事人的借贷合同没有约定利息,依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借款利息的请求
2025-01-05
你应当知道的借款合同法律知识。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为了避免借款合同签订后借款人欠钱不还,以及更好的约定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了解有关借款合同的法律知识,有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借款合
2024-10-14
借条是一种书面凭证,用于表明债权债务关系。一般建议借钱时打借条,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借条应包括借款金额、利息和还款日期等信息。借条的法律效力较强,可作为证据使用
2024-09-28
根据内容,本文介绍了在向丈人丈母娘借钱时是否需要打借条以及借款利息的问题。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用于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借贷
2024-09-24
分手费写了借条可以诉讼解决。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注明债务金额。从法律角度看,借条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借款利息问题也需要注
2024-09-23
借款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后,被告可以提起反诉的,所以原告可以反诉借款合同无效。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针对无效借贷合同而言,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尚未履行,则不得履行。如果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对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人民法院应
2024-08-25
银行称,陈某为借款人,陈一、周某为共同还款人,A公司为保证人,被告住房保障中心为房产回购人。据此,银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诉至法院,要求判令:1、陈某、陈一、周某归还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本金131,43931元及本金清偿之日止的利息;2、A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3、被
2024-04-19
xxxx年x月x日,李某因经营资金紧张向杨某借款xx元用于周转,写下借条并约定x个月后一次还清欠款,利息按照银行利息支付。到期后,李某以没钱为由拒绝归还。故原告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诉讼,请求贵院依法判决。
2024-04-04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借贷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
2023-12-03
原告陈某诉称:2011年1月23日,被告向原告借款40万元并出具借条。后原告多次催要借款,被告拒不偿还。现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告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偿还借款本金40万元及利息68.33元。被告王某在庭审中辩称:原被告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涉案借条是被告欠原
2023-12-02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后,为保证借款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允许债权人在借贷合同中增加违约
2023-07-01
、如果要求债务人支付利息的,债务人对于超出法律规定的利息可以不支付,超出法律规定的利息法院不予保护;、如果高利贷的放贷人通过暴力手段追讨高利贷的,债务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高利贷的标准,
2022-05-21
针对无效借贷合同而言,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尚未履行,则不得履行。如果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对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人民法院应予收缴。如果借款合同约定借款用于赌博、贩毒、走私等非法行为的,对借款本息应当收缴。
2022-03-09
原告:XXX,男,汉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XX县XX镇XX村XX组村民,身份证号码:XX,联系电话:XX。原告多次要求被告清偿借款本金及利息,但均未果,被告现在还躲避原告。原告认为,合法的借贷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债务应当清偿。综上,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具状诉至
2020-07-2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