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不当得利赔偿损失相关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赔偿损失相关法律知识

  • 车主何时可以申请代位赔偿?

    车主在保险事故中,如果是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导致保险标的受损,或者第三者的违约行为导致保险标的损失,或者由第三者的不当得利引起的民事责任,车主可以申请代位赔偿。根据

    2024-11-01

  • 债权形成过程及保全措施有几种

    合同是债权产生最主要的原因。侵权行为可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当事人一方只有因自己的过错而给他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时,才负赔偿的责任,如果没有过错,就不需负赔偿责任。在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受到损失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另一方返还不当

    2024-10-27

  • 合同债权有什么基本特点

    就此看来,合同债权为请求权。但合同债权与请求权并非同一概念,因为从请求权方面看,除合同债权的请求权以外,尚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无因管理的请求权、侵权赔偿损失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人格权的请求权等;从合同债权本身观察,除请求权以外,尚有选择、处分、解除

    2024-10-11

  • 不当得利案件中能否主张损害赔偿

    如果不当得利中的得利人损害了受损失的人财产权益时,受损失的人可以主张损害赔偿的。(一)停止侵害;1)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侵权行为法律事实的出现则是侵权人的过错造成的。目的是补偿受害人因被侵权所遭受的损失,使权利回复到未受侵害

    2024-07-06

  • 不当得利造成的损失有哪些

    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

    2024-06-05

  • 不当得利赔偿范围有哪些

    ①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②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

    2024-05-29

  • 医疗事故罪量刑的法律规定

      洪某借用刘某身份证、户口簿以刘某名义在农行庐江支行办理了贷款,并以现金方式取走该笔款项,贷款到期后,刘某未依约还款。日前,庐江县人民法院判决洪某向萧某返还不当得利款52350元、利息244.3元,合计52594.3元。故要求洪某返还不当得利50000元,并赔偿利息损失

    2024-03-21

  • 合同债权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就此看来,合同债权为请求权。但合同债权与请求权并非同一概念,因为从请求权方面看,除合同债权的请求权以外,尚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无因管理的请求权、侵权赔偿损失请求权、物上请求权、人格权的请求权等;从合同债权本身观察,除请求权以外,尚有选择、处分、解除

    2023-11-11

  • 附意愿合同不成立的情形包括什么?

    合同一旦被宣告不成立,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根据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赔偿另一方遭受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已经作出了履行,则应当各自向对方返还已接受的履行。而对于无效合同来说,不仅要产生缔约过失责任、返还不当得利等民事责任,而且将可能产生引起行政责任,

    2023-04-24

  • 能否约定合同部分内容自始无效?

    对于无效合同来说,不仅要产生缔约过失责任、返还不当得利等民事责任,而且将可能产生引起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合同一旦被宣告不成立,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根据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赔偿另一方遭受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已经作出了履行,则应当各自向对方返还已

    2022-11-03

  • 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返还国家收缴是否有法律支撑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即国家收缴。于此情形下,受益人应当返

    2022-09-14

  • 不当得利的损失如何去认定

    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第九百八十八条 ,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

    2022-09-07

  •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被转移要怎么执行

    不当得利制度的规范目的重在去除不当得利,而非损害赔偿。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当得利人转移不当得利后,如果受让人善意取得的,由不当得利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如果受让人恶意取得不当得利的,失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2022-08-02

  • 白捡的手机就能随便处置不负责任

    如果随意处置造成失利人损失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如甲投资兴建广场,邻近乙的房屋价值剧增,乙获有利益但未给甲带来损失,乙对甲而言不成立不当得利。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拾得他人手机不归还属于不当得利的行为,当事人应当归还失主,找不到失主的,应当交给公安机

    2022-07-12

  • 不当得利案件中是否主张损害赔偿

    1、如果不当得利中的得利人损害了受损失的人财产权益时,受损失的人可以主张损害赔偿的。第九百八十七条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不法原因既包括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也包括违反

    2022-03-11

1 2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大家都在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