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开庭前,需要准备的事项包括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等。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无独
2023-11-28
诉讼代理人在接受委托后,就可以开始工作,参与诉讼,行使下列职权: 1提起刑事诉讼;2在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3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 鉴定人员、翻译人员回避;4出席法庭审判,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新的证据,传唤新的证人,申请重新
2023-11-26
2013年8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程序的规定》,该《规定》共20条,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赔偿请求人认为参与办理自赔案件的审判人员有上述情形的,有权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申请其回避。这一规定还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2023-11-2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2023-11-22
离婚审判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进行法庭调查;双方进行辩论;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
2023-11-20
参与检查活动的书记员、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聘请或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不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
2023-11-15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
2023-11-10
起诉离婚案法院传不到被告且被告无正当理由不出席的,可以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2023-11-04
本院在审理______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______犯______罪一案中,申请人_______。本院院长认为,_______。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决定如下:。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
2023-10-26
勘验人司法警察适用回避,因为勘验人司法警察也是案件侦查人员。《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 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 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对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恢复庭审前申请复
2023-10-2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书记员会见当事人要不要回避,要看书记员是否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而定,有利害关系的,就要回避。第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对合议庭组成人员、独任审判员和书记员等人员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2023-10-18
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申请回避的事由,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准予回避申请的决定,当事人对法院关于回避申请的决定不服的,有权申请复议一次。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
2023-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与案件有利害关
2023-10-16
以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为例,目前法院对回避的告知主要有两种方式,二者分别在不同时期适用。一是开庭之前送达各方当事人的《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告知;二是开庭时法庭向当事人宣布其享有回避申请权,并询问是否申请,记录在卷。
2023-10-08
对于事实清楚、债权债务关系简单、债务人财产相对集中的企业破产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指定管理人名册中的个人为管理人。②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3年内,曾为债务人提供相对固定的中介服务;⑤人民法院认为可能影响其忠实履行管理人职责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二条人民法院受
2023-09-28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根据《民
2023-09-2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