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承运中的货物、包裹、行李发生损失或者逾期,向铁路运输企业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适用铁路运输规章180日的规定。自到达旅行目的地的次日或者旅行中止的次日起计算。《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承运人同托运人或收货人相互间要求赔偿
2021-10-19
旅客因承运人原因遭受人身伤害,造成旅客严重精神损害的,因此产生纠纷的,旅客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第三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
2021-10-1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托运人损失的,由承运人承担赔偿的责任,如果承运人不是交通事故责任人的,可以向责任人追偿。收货人的主要权利是:承运人将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后,持凭证领取货物的权利;在发现货物短少或灭失时,有请求承运人赔偿
2020-07-21
1、第257条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1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在时效期间内或者时效期间届满后,被认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间为90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
2020-05-25
规则D所指的抗辩是承运人对分摊方提出的赔偿请求的抗辩,并非是分摊方对承运人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的抗辩。因此,在未确定承运人有无过失的情况下,分摊方对承运人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是不能进行抗辩的。
2020-05-25
规则D所指的抗辩是承运人对分摊方提出的赔偿请求的抗辩,并非是分摊方对承运人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的抗辩。因此,在未确定承运人有无过失的情况下,分摊方对承运人要求分摊共同海损金额是不能进行抗辩的。
2020-05-25
发生的赔偿或运费等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则是一年。在海运实务中,承运人索赔的请求权多是运费,并且因运费追偿不到而丧失诉讼时效的情况较多。反之托运人、收货人、提单持有人向承运人索赔的是货损货差,这些请求在海商法中规定的特别诉讼时效是一年,必须与航次租船合同的
2020-05-25
承运人责任限制制度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虽然名称相似,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责任限制制度。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则是责任限制主体针对某次事故引起的全部赔偿请求的最高赔偿限额。出于保护航运经营者和发展国家航运业的需求,在海商法中保留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仍然具有
2020-05-25
〖提要〗本案涉及发生于港口的货物损害赔偿纠纷。货物的保险人在依法作出赔付后,有权成为货物的权利人进行保险代位求偿。该权利人在依据海上货运合同向承运人请求损失赔偿之后,就其未受完全赔偿的一部分损失,仍有权向承运人之外的造成货损的侵权人继续追偿。原告向**
2020-05-25
1第257条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1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在时效期间内或者时效期间届满后,被认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间为90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
2020-05-25
要求承运人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安全运输到约定的地点;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前,托运人可以请求承运人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货地点或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但由此给承运人造成的损失应予赔偿。托运人的主要义务包括:如实申报货运基本情况的义务;办理有关手续
2020-05-25
运输合同是承适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收货人的权利与义务收货人的主要权利是:承运人将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后,持凭证领取货物的权利;在发现货物短少或灭失时,有请求承运人赔偿的权利。收货人的
2020-05-25
乘客还可以要求交通事故对方当事人和本车当事人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条第二款:“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
2020-05-25
2015年8月15日,韩先生在**公司经营的“携程旅行网”下单购买机票。韩先生如数支付上述款项,后通过该张机票承运人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查询得知,这张机票航程包括“大理→昆明→丽江”。韩先生将**公司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公司退还退票费320元并赔偿三倍机票款2760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