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房屋的产权归属一方,相应的贷款也归属于一方。办理完离婚房产析产手续后,就可以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离婚房产过户手续,具体的过户流程有:
2023-11-05
离婚房子归女方,有贷款的需要将贷款还完才可以过户。若暂时还不清贷款,可以到公证处先对该房屋办理房产公证,之后按照法定程序将房屋过户,按揭人之后可以继续使用自己的银行卡缴纳贷款。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
2023-10-28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清偿。在离婚房产分割时,如果当
2023-10-23
三、离婚房产过户需要交什么费用
2023-10-22
住房贷款按揭15年,婚前男方父母付的首付,婚后双方共同偿还贷款已5年,还剩10年贷款,房产证上为男方姓名,现双方协议离婚,房产归男方所有,后10年贷款由男方负责,男方应如何补偿女方?
2023-10-20
离婚房产有贷款,在夫妻分割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时,将房子的所有权和房贷一并分割;婚前一方首付,婚后双方还贷,产权登记在首付人名下的,由产权所有人偿还,另一方进行补偿;婚前双方首付,婚后双方还贷,由取得房屋所有权一方偿还。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
2023-10-17
(一)婚后双方父母出资买房,夫妻共同还贷,产权登记在一人名下的。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婚后双方父母资助子女买房,产权登记在一人名下的,该房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占有。在离婚房产分割时,如果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办理。共同还贷部分属
2023-10-07
离婚房贷一般由取得房产的一方进行偿还。也就是双方在离婚时,对房子的归属进行约定,然后取得房产的一方给与另一方补偿,之后剩余的贷款也由取得房产的这一方继续偿还。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
2023-10-07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那么,离婚房贷如何处理呢? 1、若按《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该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由于贷款尚未还清
2023-10-03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权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
2023-10-02
在这种情况下,房子是一个人的个人财产,在离婚中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但对涉及贷款的配偶,另一方有权要求对方偿还部分还款。
2023-09-29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
2023-09-29
离婚时房子的分割:如果房子是婚后夫妻共同买的,那么原则上一人一半,平均分割。如果房子是有人在婚前购买的,则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予分割。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
2023-09-27
父母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如果是婚前贷款买的房子,并且登记在一方名下的,那就对婚后还贷部分以及还贷升值部分进行分割。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
2023-09-22
一般而言,只要夫妻双方就房产分割达成离婚协议而变更主贷人,银行一般会同意,并配合办理贷款合同变更手续。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到场,可以委托代理人委托办理变更手续,相关委托书必须办理公证。第十七条 借款人和保证人发生隶属关系、性质、名称、地址等变更时,应提前
2023-09-16
如果双方对房产的归属已经协商好,那么,接下来应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果办理离婚房产的过户。 2、按揭贷款已还清的,只需房地产现有者持到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2023-09-1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