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同犯罪人进行正确的分类,是确定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前提,因为我国刑法贯彻罪责自负原则,而不承认团体责任。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从国外立法例和司法实践看,基本存在两种方法:。 是按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活动分工的特点来分类;
2024-11-27
醉驾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将面临拘役和罚金的处罚。然而,对于事业编人员来说,虽然不会被开除,但根据《事业单位工
2024-11-09
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是依据犯罪的同类法益对犯罪进行分类,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对类罪进行排列,并根据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具体犯罪进行安排。我国刑法分则体系基本上按由重到轻的
2024-10-28
入室打人案件涉及非法侵入住宅或故意伤害。非法入侵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在被要求退出后拒不退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
2024-10-16
持刀抢劫属于犯罪行为,一般会构成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2024-09-26
根据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定情形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2024-09-21
刑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定了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刑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包括广义刑法和狭义刑法、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刑式刑法和实质刑法、完备刑法和空白刑
2024-09-16
各国刑法对于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分类,不仅标准不同,而且繁简不一。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和刑法理论一般以犯罪侵犯的法益为标准来对犯罪的种类进行划分,即将犯罪分为侵犯公法益的犯罪与侵犯私法益的犯罪,或将犯罪分为侵犯国家法益的犯罪、侵犯社会法益的犯罪与侵犯个
2024-07-28
依据刑法规定的财产罪,相对应地通常有没收财产这一处罚,刑事处罚主要是分为了主刑和附加刑或者人身刑和财产刑。对于不同的处罚来讲,其具体的分类不同,下面由编辑在本文整理介绍没收财产这一处罚的相关内容。之所以对危害国家安全罪均可并处没收财产刑,主要是因为危
2024-07-04
失职罪不是罪名,它是刑法分则罪名的一个分类,列在分则第九章,共有33个罪名第九章中有7个罪名用到“失职”二字例如: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 环境监管失职罪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商检失职罪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
2024-07-01
刑法对国内犯的基本适用原则是属地管辖原则。即一个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不问其国籍,都有进行规制以维护本国秩序的权力。属地管辖原则以国家主权和国家刑罚权为根据,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与秩序有利于刑罚效果的实现、诉讼程序的展开。其实质意义在于,保护本国利
2024-05-19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检察机关管辖53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划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第八章);渎职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个条文,规定了十二个罪名包括: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
2024-05-14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
2024-05-14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直接影响了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量刑轻重,因此在实务中对不同案件进行界定十分关键。那么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分类是如何规定的?共同犯罪人分几种?对任意共同犯罪,根据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文以及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定罪量刑
2024-04-27
死缓无期徒刑这两者的区别从刑种分类来说,死缓仍属于生命刑,是我国特有的死刑执行制度,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而无期徒刑属于自由刑,无期徒刑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是仅次于死
2024-04-13
根据刑法分则中关于管制刑的规定情况来看,管制刑的适用范围较广,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还可适用于罪行不重的其他刑事犯罪分子。刑法第3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刑法第40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向
2024-03-2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