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赡养纠纷案件就是由于夫妻、妯娌、郎舅之间存在“心病”而逐步变得复杂。农村家庭子女多,兄弟姐妹间经常为父母赡养问题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多子女家庭中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易出现儿女之间、妯娌之间互相攀比、推诿,导致老人无人赡养的状况。原告丧偶另娶(或另嫁)
2024-12-05
2013年4月17日,一起特殊的赡养纠纷案件在临渭法院闫村法庭全体法官干警的不懈努力下,使家庭重归和睦,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为顺利化解案件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真情调解下,最终,打动每一位子女,并对彼此误解自我反思,达成一致意见,隋*华老
2024-11-04
笔者在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20年,经手承办赡养纠纷案件较多,通过和双方当事人接触以及调查阅卷,发现引起赡养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夫妻矛盾的因素是引发农村老人赡养纠纷的主要原因。于是,每当老人起诉到法院,我们在做被告的思想工作的同时,往往要说服教育被
2024-10-06
2011年老人的三个儿子背着老人和其他姊妹对老人的宅基地、房屋等进行了分割,签订了分家的《协议书》。2012年初因为小儿子要翻修房屋遭到二个哥哥的反对,二个哥哥要求按《协议书》对祖业进行分家析产,而引发了分家析产纠纷。老人得知三兄弟的分家析产《协议书》即表示
2024-08-12
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的义务,不赡养老人是违法行为。《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在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规定的同时,亦
2024-07-05
在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些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情况。因此,对该院受理的近三年的赡养纠纷案件进行了调查研究,确保老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护。2012年,受理赡养纠纷案件21件,审结20件,其中判决3件,撤诉16件,终结1件;一些子女,不照顾老人,对年迈体弱的老人不闻不
2024-03-26
2013年,受理赡养纠纷案件31件,审结31件,其中判决4件,撤诉17件,调解10件。(三)子女贪图享受型有的子女只顾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贪图享受,拒不履行赡养义务,对老人不闻不问,从而引发赡养纠纷。
2024-02-29
各基层调解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部门应立足于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认真做好赡养问题的调处工作,发现问题多做调解,及时处理,帮助老人尽快解决赡养问题。基层法院的派出法庭对农村赡养纠纷案件要开通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
2024-02-08
一起历经一审、立案听证和再审的赡养纠纷案,在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审监庭法官耐心、真诚的说服、教育下,不孝之子王某幡然醒悟,不但把母亲的医疗费如数支付,还把拖欠老人的赡养费双手奉上。因医疗费分摊未果,陈老太将大儿王某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应负担的医疗费份
2023-12-01
夫妻矛盾的因素是引发农村老人赡养纠纷的主要原因。分家析产和继承引起的矛盾带来赡养纠纷。父母与子女生活习惯各异,年久产生矛盾而引起赡养纠纷的产生。积极发挥人民法院对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将赡养纠纷解决在最初阶段。妥善处理农村赡养纠纷案件,
2022-07-25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是,老人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有资格提起给付赡养费诉讼的是父母,子女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在判决前,还可以申请先予执行赡养费。各地人民法院为了落实司法为民举措、方便当事人诉讼,对赡养纠纷案件
2020-05-25
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之美德和义务,本案八名被告人享受了老人对其抚养的权利,均应尽赡养的义务,但少数被告人不尽赡养义务,应受法律约束和道德谴责。朱某7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撤销一、二审对朱某7的判决,原判令朱某7承担的住院医药
2020-05-25
但是不一定能成功,因为儿媳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道县人民法院近期审结一起老人状告儿子、儿媳的赡养纠纷案,法院依法判决儿子承担赡养义务,即由被告阳某乙每年给付原告阳某甲、齐某赡养费每人1325元,承担齐某的医疗费5567元;判决儿媳何某不承担赡养义务。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