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医疗费、医疗保险待遇纠纷。聘任、聘用合同争议
2023-09-23
4、 当事人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死者家属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 3、 被害人应提交交通事故被告人事故责任证明材料及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证明材料。以责论处原则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按
2023-09-03
有些租赁纠纷不愿意调解或不服调解,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将房屋租赁纠纷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若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
2022-11-03
仲裁委员会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应当按照三方原则组成仲裁庭处理。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意愿或团体协议,双方相互协商解决争议,是争议双方采取自治方式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
2022-08-18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主持仲裁庭工作;另两名仲裁员可由双方当事人各选定1名,也可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由熟悉专业知识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仲裁相关专业的经济纠纷,更能迅速准确地抓住争议的焦点,分清是非责任,提出解决争议的最佳
2022-07-30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022-04-28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委托授权是一种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委托合同则是—种双方法律行为。有关委托授权行为是委托代理的基础,而委托代理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又具体反映在委托合同中。在实践中,为防止纠纷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
2022-04-28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无管辖权为由对劳动争议案件不予受理,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2022-04-19
不能,人事处分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是属于人事部门民事纠纷,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2021-12-22
受处分不能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
2021-10-20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2020-07-21
公益性岗位用工纠纷应当属于劳动争议,发生纠纷时应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的规定,公益性岗位的劳动问题,除不适用《劳动合同法》中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外,均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
2020-07-21
无因管理纠纷适用普通时效,为三年。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法定孳息的诉讼时效,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两年。管理人为本人负担必要的债务时,本人应清偿该债务。如在灭火过
2020-07-21
第八条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
2020-05-25
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事项:一是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二是对民事纠纷的处理。
2020-05-25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无因管理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了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损而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者提供服务的行为。《民法通则》将无因管理作为一类独立的法律事实,基于这一事实,产生相应的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