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争议仲裁庭一般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负责主持仲裁庭的工作。另外两名仲裁员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各自选定一名,也可以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
对于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
上述规定依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十一条。
仲裁机构所聘任的仲裁员都经过严格的选拔审查,取得了仲裁员资格,并且一般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当事人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值得依赖的仲裁员。
对于涉及专业领域的经济纠纷,选择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抓住争议的焦点,明确是非责任,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提高仲裁的效率和质量。在选择仲裁员时,当事人应参考仲裁员名册中的“仲裁专长”一栏,选择熟悉纠纷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的仲裁员。
为了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建议尽量选择仲裁机构所在地或就近地区的仲裁员。因为仲裁员参与仲裁活动的合理费用需要由当事人自行承担,选择远离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仲裁员势必增加经济负担。此外,由于往返差旅所需时间,也会影响仲裁庭及时作出裁决。
当事人享有对符合法律规定回避事由的仲裁员提出回避申请的权利。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会导致整个仲裁程序中止,从而延长仲裁的时间,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因此,当事人在选择仲裁员时必须注意法律规定的回避事由,以免进入仲裁程序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当事人必须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以遵守仲裁员选定的时效。不同的仲裁机构制定了各自的仲裁规则,并在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当事人选定仲裁员的有效期限。仲裁机构在发出受理和仲裁通知的同时,会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寄发给双方当事人,并明确告知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当事人对于劳动仲裁裁决无权上诉,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包括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等争议,而管辖则根据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的相关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旨在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人民政府依法设立,仲裁委员会处理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可设立派驻仲裁庭等。仲裁员分为专职和兼职,仲裁委员会建立仲裁
劳动仲裁的程序及相关执行过程。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可凭裁决书向用人单位执行,如单位拒绝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般需约6个月。仲裁程序包括申请仲裁、受理决定、开庭通知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一定条件和提交相关材料,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