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
2024-03-21
驰名商标是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或人民法院按司法程序认定,著名商标则是由省工商部门认定。驰名商标必须达到全国相关公众知悉的程度,而著名商标满足本省或本地(市)相关公众知悉的程度即可。驰名商标不仅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跨类别保护,还能根据认定部门的不同得到商标局
2024-03-20
A司法历来以解决社会冲突为己任,与社会冲突相伴相随。从古至今,司法一直为一种独立的解纷形态和制度。法官是司法权的行使者,受到法律的保护。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包括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和审判监督等。本项中,钱法官就本院在审
2024-03-19
我国著作权法目前只是对侵权行为进行了列举,而没有给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提供侵权认定的明确标准。各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条约也无此类规定。相比之下,在著作权保护领域,缺乏具体的法律准则,致使有些侵权行为难以认定。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分析,根
2024-03-18
《合同法》已经失效,相关规定参照《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处理。合同的违约金最高限额应不超过合同的实际损失,支付这类合同的受害者进行赔偿。赔偿这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这类人员的经济损失进行拟补。我国的司法部门和管理部门,对这类合同纠纷案件进行处理,保护
2024-03-18
为依法惩治盗窃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
2024-03-16
司法实践中,经常有股东申请强制清算,而因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灭失无法清算或者无法全面清算的情形。这种情况下,股东是否可以向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公司的主体主张有关权利,依据是什么、赔偿范围是什么——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探讨。然而,随着控制权的滥用
2024-03-15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诉讼时效制度就是这一精神的典型体现,对于民间借贷,出借人应该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主张权利。如果超过诉讼时效起诉,就会产生借款债权得不到法院支持的不利法律后果。司法审判中,不乏这样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导致巨额借款损失的惨
2024-03-13
商标权异议制度是现行商标法规定的对初步审定商标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一项程序性制度,其目的在于保障商标确权工作公正、公开进行,提高商标注册审查质量。然而现行《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对经异议裁定注册的商标其保护期限的规定,给相关执法、司法部门的常规取
2024-03-13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颁布,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呈现增加趋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司法界亟需深入探究医疗损害赔偿责任问题。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涉及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患者可以选择追究医疗机构的违约责
2024-03-13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意见内容强调“从严惩治从严执法”,严惩幼女性侵、校园性侵等行为。《意见》第28条第一款要求,对于强奸未成年人的成年犯罪分子判处刑罚
2024-03-12
法律规定财产转移不能够采取相关的方式查不到财产。然而应注意的是,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第三人如果不知,其行为有效。根据民法原理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对于共有共有财产,共有人的权利涉及全部共有财
2024-03-11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障能够体现刑事司法公正,实现对人权的真正保护。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被害人权利保护或多或少地被立法者和研究者所忽视。 刑事被害人权利,是指被害人在参加刑事诉讼,指控犯罪、维护自身利益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修订后
2024-03-10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是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的持续状态超过法定期间便丧失司法救济权的法律制度,其用意是督促受害人积极行
2024-03-09
外商投资企业法是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可见,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不仅受中国法律保护,而且受中国法律管辖。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
2024-03-08
平等主体之间的侵权行为可以诉诸法院解决,而在非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侵权行为,弱者一方更有理由寻求司法权的保护。与行政权和立法权提供的救济相比,司法权提供的救济具有中立性、被动性、终局性的优点。在行政诉讼中,原被告双方的法律地位始终是恒定的,因为行政主体
2024-03-0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