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持有一定比例股份的股东、持有一定比例债权额的债权人均可向法院请求进行重整。重整监督人具有监督权、关系人大会召集权、申请解任重整人权等权限。关系人会议是重整债权人及股东为参与重整程序所组成的法定的议事机构,是公司重整的最高权力机构。发现重整过程
2024-12-27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指承包人对于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优先于一般的债权。法院受理房地产破产案件后,管理人在债权认定的过程中将依据所调查的职工债权与申报债权进行分类,根据《企业破产法》113条规定,破产债权分为
2024-12-25
重整制度的价值在于将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以牺牲重整企业债权人的债权以换取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当债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重整制度作出的选择是符合一般正义的原则的。纵观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判断债务人是否具备重整原因时,其所采取的标准不
2024-12-24
如果公司重整计划通过的,由公司继承为劳动者购买住房公积金,是不需要取出的,如果公司整理方案不通过宣告破产的,办理注销账户手续取出公积金。第十四条 新设立的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
2024-12-23
8、在破产重整中,进入重整期间后,经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经营事物。
2024-12-22
重整人在重整程序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重整人的选任,是重整工作中直接关系到重整活动成败和利害各方利益的一件大事,也是理论界和债权人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目前,关于重整人的选任主要有两类做法:其一,以公司董事续任重整人为原则,其他人担任为例外。后者虽
2024-12-19
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培养一支素质好、业务精、水平高的管理人队伍,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破产清算、企业重整案件的需要。管理人是破产清算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是人民法院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所作各项决定的具体实施者。破产清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的工作。破
2024-12-07
重整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指当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不立即进行破产清算,而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由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协议,制定债务人重整计划,债务人继续营业,并在一定期限内清偿全部或部分债务的制度。由此可见,重整中的债务人所面临可能破产清算的情况
2024-12-07
八、在破产重整中,进入重整期间后,经债务人申请法院批准,债务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管理人应当向债务人移交财产和经营事物。
2024-12-07
破产企业对外担保分为保证担保及物的担保。在破产程序中,破产企业对外提供保证担保的,要考虑保证担保的方式以及主债权是否到期两方面因素。对于连带保证担保,若主债权已到期,债权人可以直接参与申报债权。企业破产法重整程序对担保物权行使的性质,它是仅限于不得对
2024-12-07
人民法院在受理破产申请后,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
2024-12-03
公司法人的重整申请可由债务人、连续六个月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以及债权人提出。申请人应向被申请人所在地的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并递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人应当在破产宣告前提出重整申请,破产宣告后不得再提起。法院裁定准许重整后,即正式启动重整程序。重整人应
2024-12-02
我国破产法并没有对破产重整的时间作出规定。我国新《破产法》没有规定强制的计划执行期限,而是交由各方当事人通过重整计划协商确定,如果债权人愿意接受一个很长的执行期限,主要合法并且不损害社会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法律没有必要禁止。根据我国新《破产法》规定,重
2024-12-02
对重整计划的批准和认可,是首先应通过债权人会议的表决,一般分为四个组来表决。各个组均通过表决时,重整计划即获通过。然后由人民法院审查批准,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重整计划经过各组债权人和股东一致表决通过后,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及时向法院提出批准重
2024-12-02
破产重整制度作为公司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己为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采用。
2024-12-01
以前,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才可以申请破产,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破产法》则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债务人有本法规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2024-11-30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