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吸毒者因吸毒行为的尿检呈阳性而被公安机关抓获并经过行政拘留以后,又再次因吸毒行为尿检阳性的吸毒成瘾者,才会被公安机关抓送强制隔离戒毒。此外,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成瘾者当时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有其他特殊
2024-03-30
在疫情防控期间,因疫情防控隔离没有提供劳动的职工,企业应当按照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全额支付工资。因疫情防控需要,武汉等地关闭了离开本地区的交通通道,导致部分职工无法按期返岗,在此期间职工工资暂时参照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有关规定执行,即在一个工资
2024-03-30
昨日凌晨1时10分,沪昆高速1930KM加700M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蓝色小轿车撞上中央隔离带,严重受损。现场有两名20多岁的男子,均受轻伤。副驾驶男子称,当时他没有系安全
2024-03-24
强制隔离戒毒的执行目前则分别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三是各分、县(市)公安局法制部门负责接收并审核强制隔离戒毒所呈报的审批材料,报分管戒毒工作的局领导审批后由法制部门及时通知强制隔离戒毒所。如果您想将您所面临的关于强制隔离戒毒所问题与律师进行专业
2024-03-23
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因此,企业若因劳动者被隔离而与劳动者解除合同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提起仲裁,并要求企业支付双倍工资。
2024-03-19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疫情防控落实四早措施是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节选)。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
2024-03-17
因涉及新冠肺炎而需要治疗、隔离导致无法及时复工的员工。企业可要求员工提供病例、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并依法向其发放工资,关于工资发放标准,结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以及部分地区所发布
2024-03-08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无论盗窃行为人是否实际取得金额以及金额的大小,都会被认定为盗窃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
2024-03-04
劳动者被隔离观察期间企业应该照常发放工资,如果企业违反规定不发放工资,劳动者完全可以依据法律提起劳动仲裁。
2024-03-02
疫情隔离期间不给员工以工资是不合法的,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2024-03-02
无期徒刑主要适用于那些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和其他重大刑事犯罪分子以及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根据刑法和监狱法的有关规定,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场所执行;凡是有劳动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与执行。
2024-03-01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因此,无论是隔离治疗、自我隔离观察14天,还是因其他紧急措施
2024-02-23
疫情期间开店需要准备相应的消毒灭菌及防护用具,如口罩、消毒酒精、84消毒液、额温枪等。并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办公场所的消毒处理措施等。对处在隔离期间和入住集体宿舍的员工,应每日进行2次体温检测。各单位要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发热、呼吸道症
2024-02-20
单方交通事故是指因驾驶人员不慎单方所导致的己方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如车主在正常行驶或倒车过程中,与隔离墩、房屋等障碍物发生碰撞或在道路上倾覆,导致车辆受损。 单方交通事故是较为常见的一类交通事故,因为不涉及第三者的损害赔偿,事故责任为事故车主负全部
2024-02-19
单方交通事故是指因驾驶人员不慎单方所导致的己方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如车主在正常行驶或倒车过程中,与隔离墩、房屋等障碍物发生碰撞或在道路上倾覆,导致车辆受损。下面是法律快车网为你准备的单方交通事故向保险公司成功理赔案例。 单方交通事故是较为常见的一类
2024-02-17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2024-02-1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