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变更情形为,直接扶养人虐待子女、不履行抚养义务等。第五十七条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变更抚养权不能要求重新分割原有的共同财产。
2022-11-24
第五十七条,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变更抚养权能要抚养费。
2022-11-23
1、一般不满2周岁的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2周岁的孩子夫妻可以协议约定抚养权,约定不成,由法院判决;8周岁以上的孩子,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2、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时,应另行起
2022-11-15
一方要求变更孩子抚养关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应告知其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变更孩子抚养关系;子擅自变更的,可告知由其法定代理人依法起诉。
2022-11-02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一方以起诉方式要求变更。(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2022-09-29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应当注意的是,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双方对此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另行起诉。
2022-09-27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2022-09-26
1、夫妻之间相互赠与房产没有纳税义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办理房产过户、更名手续免收税费和交易手续费,该行为属于共有财产变更,无须额外缴纳税费。3、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4、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
2022-09-23
协议离婚的,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才会准予登记离婚,发给离婚证。协议离婚后抚养权变更,可以由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抚养权。(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
2022-09-17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就是证明自己有钱或者自己的工资很高。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注意的是,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双方对此不能达成协议时,应另行起诉
2022-08-27
对方患有严重疾病或伤残的,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证据;已满八周岁的孩子更愿意跟随另一方生活的意见。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2022-08-27
由于先前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已在婚姻登记部门备案,《变更抚养权协议》是对《离婚协议书》内容的重大修改,另外,变更抚养权属于重大人身关系变更,有关部门出于谨慎,故要求对离婚男女之间签订的《变更抚养权协议》办理公证。收养是指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
2022-08-27
第二类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离婚时,男方可以要求女方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前夫犯法孩子的抚养权不会自动变更。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2022-08-02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应告知其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没有正当理由抢走或骗走孩
2022-07-27
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当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2-07-19
所以协议离婚后要有法定的事由才可以变更抚养权。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2022-05-1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