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调解 > 消费者投诉存在哪些误区?

消费者投诉存在哪些误区?

时间:2024-12-13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208

误区一:消费投诉的受理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规定,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消费需求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或者组织,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因此,非消费者的投诉不在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之内。

误区二:不可投诉的商品购买问题

根据《消法》,以下两种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协会将不予受理投诉。首先是超过保修期的商品,其次是由于消费者的不当使用或人为损坏导致的问题。

误区三:商品、服务欺诈的赔偿标准

根据《消法》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因此,正确的赔偿标准应为“假一赔一”,而非“假一赔十”。

误区四:精神赔偿的条件

根据《消法》第43条规定,如果经营者违反了《消法》第25条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人身自由,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然而,如果消费者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消费者应该三思而行。

误区五:投诉与消费有关的范围

对于消费者丢失物品的情况,消费者通常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然而,如果消费者在超市将物品交由存包处保管,领取时发现物品丢失,消费者协会可以介入调解。

误区六:不受理的投诉情况

根据《消法》的规定,消费者协会不受理以下9种情况的投诉:1、经营者之间的购销纠纷;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3、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质期;4、商品标明为“处理品”(除非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5、由于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导致的商品损坏或人为损坏;6、被投诉方不明确;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误区七:质量纠纷的鉴定依据

在涉及质量鉴定的纠纷中,只有经相关检测部门进行质量鉴定后,消费者协会才能以此为依据,借助法律规定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者正确投诉的法律要求

    消费者在使用商品时遇到故障或突发事故的投诉法律要求。消费者应及时保护现场并请相关部门出具勘查证明。投诉时,应写清楚投诉信,提供必要的说明材料,并实事求是地反映真相。同时,消费者还应注意收集保留购物发票、使用说明书等,保存损害实物和相关材料,注意投诉的

  • 被投诉人: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的中联ZLJ5419Q50H浦沅全液压汽车起重机存在质量问题。投诉单位购买后不到一个月出现大量问题,经过多次维修仍未能完全修复,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被投诉单位无视消费者权益,投诉人将依法维权

  •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12315小程序助力维权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推出的全新“12315”小程序如何助力消费者维权。小程序自1月9日上线以来,广泛应用于微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投诉、举报及查询维权知识的便捷途径。用户可通过小程序随时查看投诉举报的反馈进度,为原有电话服务体系提

  • 小额消费侵权维权:消协投诉的法律途径

    小额消费侵权维权的法律途径。当消费者遭遇侵权时,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行政部门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时需提供个人信息、被投诉方信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具体情况等详细材料,并注意未经同意不邮寄原始票

  • 约谈对象的范围
  • 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定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