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调解 > 消费者投诉存在哪些误区?

消费者投诉存在哪些误区?

时间:2024-12-1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律网整理
105208

误区一:消费投诉的受理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规定,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消费需求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或者组织,其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因此,非消费者的投诉不在消费者协会的受理范围之内。

误区二:不可投诉的商品购买问题

根据《消法》,以下两种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协会将不予受理投诉。首先是超过保修期的商品,其次是由于消费者的不当使用或人为损坏导致的问题。

误区三:商品、服务欺诈的赔偿标准

根据《消法》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因此,正确的赔偿标准应为“假一赔一”,而非“假一赔十”。

误区四:精神赔偿的条件

根据《消法》第43条规定,如果经营者违反了《消法》第25条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人身自由,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然而,如果消费者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消费者应该三思而行。

误区五:投诉与消费有关的范围

对于消费者丢失物品的情况,消费者通常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然而,如果消费者在超市将物品交由存包处保管,领取时发现物品丢失,消费者协会可以介入调解。

误区六:不受理的投诉情况

根据《消法》的规定,消费者协会不受理以下9种情况的投诉:1、经营者之间的购销纠纷;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3、商品超过规定的保修期和保质期;4、商品标明为“处理品”(除非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5、由于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导致的商品损坏或人为损坏;6、被投诉方不明确;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误区七:质量纠纷的鉴定依据

在涉及质量鉴定的纠纷中,只有经相关检测部门进行质量鉴定后,消费者协会才能以此为依据,借助法律规定帮助消费者维护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主要有哪些消费者组织

    目前我国主要的消费者组织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负责对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协助消费者处理消费纠纷。第三十六条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

  • 消费者防受骗有哪五种方法

    购买有固定包装的商品,要注意包装上的标志,对无生产厂名,厂址或只有拼音字母而无中文的厂名,厂址,切忌盲目购买。对于信誉程度无保证,经济保证单位不明,不签订正式协议的,一般不要先交款,以免上当受骗。目前有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广告宣传,邮政信箱,假借他人商

  • 江苏省各市消费者投诉协会电话及联系地址

    每个城市都有消费者协会,对于江苏省市民来说,知道自己所在市区的消费者协会的投诉电话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都可以拨打电话进行投诉。江苏省消费者协会 消费者投诉电话 86630315 中山东路402号新时代大厦18层1805 南京市消费

  • 详解消费者投诉误区

    这就是说,除了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消法》保护以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也受《消法》保护,消协对此类投诉也应受理。

  • 珠宝不给退货怎么投诉
  • 电影院禁止外带食品是否构成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侵犯
  • 销售过期食品消费者如何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