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遇到消费欺诈应该怎么投诉

遇到消费欺诈应该怎么投诉

时间:2024-01-3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585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形式

根据我国工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欺诈消费者行为的表现形式如下:

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如果销售的商品掺杂、掺假,以假充真,或者以次充好,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2. 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

经营者通过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也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3.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

经营者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却谎称是正品,也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4. 以虚假的价格表示销售商品

经营者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来销售商品,也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5.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经营者通过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同样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6. 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经营者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也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7. 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经营者通过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同样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8. 做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经营者进行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也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9.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虚假宣传

经营者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同样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10.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经营者通过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方式进行欺诈,也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1. 销售商品但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经营者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却不提供或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同样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12. 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经营者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也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3. 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经营者采用其他虚假或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同样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维权途径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1. 协商解决

与经营者进行协商解决,要求经营者给予双倍赔偿。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向消费者协会请求调解,寻求问题的解决。

3. 向行政部门申诉

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寻求行政部门的介入和处理。

4. 提请仲裁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

5. 提起诉讼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消费者在申诉时应明确被诉方,并提出具体的申诉要求、事实和理由。申诉应以书面形式提交,一式两份,并详细填写以下内容:消费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被申诉人的名称和地址;申诉的要求、理由和相关事实根据;申诉的日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认定标准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 哪些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欺诈消费者行为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采取虚假手段使用商品分量不足;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谎称是正品;以虚假价格销售商品;不以真实名称销售商品;采取欺骗性销售诱导方式;作虚假现

  • 消费者权益保护:揭示消费欺诈最低赔偿标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双倍赔偿。欺诈行为包括销售掺假商品、虚假宣传、以次充

  • 欺诈消费者行为怎么认定

    欺诈消费者行为怎么认定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

  • 手机店抽奖骗局犯法吗
  •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判断
  • 怎样认定经营者欺诈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