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处罚的管辖权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使,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2) 若两个以上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对同一行政违法案件都有管辖权,并且发生争议,双方协商不成的,应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3) 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1) 适用条件:必须已经实施了违法行为,并且该违法行为违反了行政法规范;行政相对人具有责任能力;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处罚;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
(2) 适用方式:
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进行,不得任意逾越法定的范围和程序。
行政处罚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罚违法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做到同样的违法行为受到同样的处罚,不同的违法行为不应受到同等的处罚。
行政处罚的种类、程度和形式应当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后果相适应。
行政处罚应当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教育、引导和改造,促使其认识错误、悔过自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若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重大立功表现的定义及量刑标准的界定。犯罪分子通过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犯罪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可视为重大立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重大立功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免除处罚。文章还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如犯罪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二十一条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财政部门不得以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