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董事掐死情妇后焚尸,一审二审判死刑不服,最高法院裁定发回重审。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以来,武汉死刑判决被发回重审的第一案。
昨日,武汉中院再次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陈*龙死刑。
1996年,**中融达医药公司原董事陈某和谢某同居,育有一子。2005年,陈*龙又与另一女子同居,因此与谢某发生矛盾。
2006年2月19日晚8时许,陈某从仙桃返汉,前往谢某居住地。谢某提出与陈办理结婚证,陈不肯,双方发生争执。陈一怒之下掐死谢某后,纵火逃离。
经省市法院两次开庭审理,陈某均辩称没有杀人放火,是公安机关逼诱供致其作出有罪口供。
去年1月,最高法院进行死刑复核时,认为此案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核准并撤销对陈某的死刑判决和裁定,发回重审。
昨日庭审中,武汉中院认定,陈某在公安机关所作的有罪供述,整个讯问审讯过程在录像监控下完成,其供述犯罪经过清晰流畅,且与案件审理认定的证据相印证。陈的诱供说法没有证据支持,不予采纳,遂作出如上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背景和原因。历史上,死刑复核权曾下放给地方,随着国家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最高法院重新收回这一权力。这一变革提升了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对国家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