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是指具备行政权力并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非所有组织都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被称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具备成为行政主体的资格。而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除非经过法律或法规的特别授权,否则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或实施行政行为,因此不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
行政主体必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一个行政机关是否具备行政主体的标准,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例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和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并非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而是以委托它们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因此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必须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特定活动的行政主体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如果一个组织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那么它就不是行政主体。举例来说,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因此受委托的社会团体不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同样地,公务员虽然行使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但其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并代表公务员进行应诉。因此,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主要由行政机关以及根据法律和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组成。行政主体的主要成员是行政机关,但并不限于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某些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可以行使特定的行政职权和实施行政行为,从而取得行政主体的地位。
国务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构成及其职权。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国务院依法履行多种重要职能,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向全国人大或常
国家行政机关的定义、职能和角色。国家行政机关是统治者通过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最高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责涉及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领域,通过强制和非强制手段进行管理。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并受其监督,以确保国家事
孔某某对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作出的不予撤销房屋所有权证决定书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一案。经过法院一审二审,最终确定房屋所有权证的合法性。行政复议机关认为,被申请人作出的决定书属于行政重复处理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并驳回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同时,
行政复议可能因这样或那样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有多方参与人,然而作为协商调解的主体只能是申请人、被申请人与第三人,其他相关人员与申请人、被申请人或第三人之间的关系不能称为复议调解的关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