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主体 > 行政主体若干问题探析

行政主体若干问题探析

时间:2024-12-0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847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主体的概念的确立经历了一段时间。行政主体是指具备行政职权、能够产生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够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与西方国家的概念相比,我们国家所使用的行政主体概念有所区别。西方国家通常将行政主体限定为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非国家的公法人,如公共组织、公团、公库、公共会社等,而不包括作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机关。

行政主体的特征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关系一方当事人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征:

  1. 能够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一般社会组织、政党、团体、企事业单位不能行使行政职权,因此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2. 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虽然能行使行政职权,但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因此不能作为行政主体。
  3. 由其本身对外就自己行使职权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及其公务员虽然能对外行使职权,但他们行使职权的行为不是由他们本身承担法律责任,而是由所属行政机关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也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根据上述特征,我国只有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予某种特定行政职权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机关的关系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二者在概念上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存在重要的区别。

行政主体的地位

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行政法律关系都是由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发生、存在而产生的。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都可以成为一方主体,而其他行政法主体只能在某一种或某几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出现。例如,在行政管理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构成关系的双方主体;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构成关系的双方主体;在内部行政关系中,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等构成关系的双方主体。严格来说,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才具有真正的行政主体地位。在其他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不同的法律地位,这些不同的法律地位是由其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行政主体的重要性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首先,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其他行政法律关系的存在都是由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其次,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都可以成为一方主体,而其他行政法主体只能在某一种或某几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出现。此外,行政主体,尤其是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法主体具有相对恒定性。尽管行政机关有时也会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参与民事关系,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政机关都是以行政法主体的身份参与行政法律关系。因此,行政法学研究行政法主体时,通常将行政主体的研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是密切相关的概念。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的一种,也是行政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在行政主体中,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只占很小比重,国家基本的主要行政职权都是由行政机关行使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将“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代名词。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所使用的“行政机关”相当于行政主体,实际上包括了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公文的作用和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作用、原则、种类和格式。公文用于传达、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等,对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公文处理需遵循精简、实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确保机密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文章还介绍了常用公文种类如命令、指示、通知等,以及公

  • 行政执法监督的定义和范围

    行政执法监督的定义和范围。行政执法监督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实施的监督活动,适用于依法受行政机关委托或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执法活动。其特征和含义在于由负有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行为进行监察与督促,并纠正违

  •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首先讨论了第三人能否作为行政复议申请人直接提出行政复议的问题。接着明确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是权利也是义务,并讨论了行政复议决定书应否送达第三人。最后,从行政复议法的立法本意和宪法理论依据分析了第三人作为行政复议申请

  •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申诉。行政复议范围包括定性、处理、处罚和暂停拨付款项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由广州市审计局或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等处理。行政复议时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期

  • 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选举的关系
  • 行政复议的附随性受案范围及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 行政复议代理人的特征及分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