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程序 >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怎么理解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怎么理解

时间:2024-05-03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8550
行政复议是法律审理形式中的一种,也是很常见很重要的一种。在很多的纠纷处理中如果一方不满意就可以利用行政复议来进行维权,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与我们比较的接近,因此需要多进行相关的了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解释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是指,在行政复议的二审阶段,人民法院只就当事人的上诉状及其他书面材料进行审理,无需诉讼参加人出席法庭,直接作出判决或裁定的一种审理方式。然而,适用书面审理方式的上诉案件必须是事实清楚的案件。

刑事案件的书面审理与开庭审理的区别

对于刑事案件,二审可以采取书面审理,也可以选择开庭审理。但是有以下三类案件必须进行开庭审理:

  1. 经阅卷和调查认定事实不清楚的上诉案件;
  2.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
  3. 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的案件。

在民事诉讼中,不得适用书面审理方式。不开庭审理又称为径行裁判,是指合议庭在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并在询问当事人后直接作出裁判。

申请人可以要求或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相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法律依据

行政复议的原则和程序在《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中有明确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相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行政复议的定义和意义

行政复议是指与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认为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具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被动行政行为的一种,它同时具有行政监督、行政救济和行政司法行为的特征和属性。行政复议对于监督和维护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包括行政主体独占行使管辖权、便利行使管辖权和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同时,也阐述了确定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原则,县、市级行政主体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省级以上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政策领导,并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 归责原则和责任分担

    新《公司法》下中介机构的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原则的相关内容。中介机构的职员因过错给承租人造成损失,中介机构需承担责任。同时,如果中介机构提供不实信息或存在欺诈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需事先核实资料,如因出租人提供的信息有误

  •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 没收违法所得的缴纳方式及程序
  • 行政复议程序
  • 有效政府理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