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是指法律上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与违法的标准。然而,在实践中,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分散的、不统一的。法律设定行政行为要件的标准也难以实现。因此,在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需要在法律规范中寻求相对的统一性,同时兼顾相应行为的具体合法性标准。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行为主体有关。确定行政行为的行为主体是否合法时,需要审查行政行为的实施者。如果实施者是行政机关,需要审查该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设置,并是否有相应的组织法依据。如果实施者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需要审查法律、法规是否授予该组织相应的权限。如果实施者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工作人员,需要审查这些人员是否被确定为相应机关、组织的工作人员,并是否受该机关、组织的派遣实施相应行为。如果实施者是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需要审查行政机关是否确实有此委托,并是否有委托书或其他证据。总之,确定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性,首先需要确定行为是否为行政主体所为,实施者是否代表行政主体,以行政主体的指派或委托实施相应行为。
行政复议程序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在收到申请后,县安监局需按规定时间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受理的申请,市安监局会将相关材料发送给被申请人,并开展书面审查或必要的调查。最终,县安监局会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复议决定,并送达相关当事人。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的可行性,并详细解释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复议机构可以通知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但第三人选择不参加不会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需满足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参加的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及其诉讼权利。行政复议第三人指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维护权益参加复议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构成要件包括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参与复议的时机,以及经复议机关批准。关于其诉讼权利,现行法律对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的第三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权限方面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