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是指法律上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与违法的标准。然而,在实践中,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分散的、不统一的。法律设定行政行为要件的标准也难以实现。因此,在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需要在法律规范中寻求相对的统一性,同时兼顾相应行为的具体合法性标准。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行为主体有关。确定行政行为的行为主体是否合法时,需要审查行政行为的实施者。如果实施者是行政机关,需要审查该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设置,并是否有相应的组织法依据。如果实施者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需要审查法律、法规是否授予该组织相应的权限。如果实施者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工作人员,需要审查这些人员是否被确定为相应机关、组织的工作人员,并是否受该机关、组织的派遣实施相应行为。如果实施者是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需要审查行政机关是否确实有此委托,并是否有委托书或其他证据。总之,确定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性,首先需要确定行为是否为行政主体所为,实施者是否代表行政主体,以行政主体的指派或委托实施相应行为。
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填写复议申请书、执行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协助调查取证和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复议决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和决定等步骤。
行政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程序。当被申请人不履行生效的复议决定时,行政复议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应责令其履行。若申请人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复议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不同情况下,按照特定规则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如
劳动局处罚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流程。当劳动局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时,应在三十日内答复。行政复议机关需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处理或转送其他机关处理。同时,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会提出审查意见,经同意或讨论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包括维持、履行职责、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为,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权限方面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