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担保以担保人的信用作保证,可以约定保证方式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
抵押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合法所有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根据《担保法》规定,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然而,在担保实务中,对第三人出具的保证书并为债权人接受的,也被视为保证合同成立。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公布的《〈担保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二十二条对保证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作出了解释,确认了保证人单方承诺保证行为的法律效力。
根据《担保法》规定,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并规定抵押合同应当具备的法定内容。如果抵押合同中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抵押财产具体状况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担保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五十六条则规定抵押不成立。
在某商业银行与某县贸易公司之间的借款合同中,商业银行向贸易公司提供了一笔855万元的借款,并签订了房地产抵押合同。然而,经贸委作为抵押物的所有权人,并不是抵押财产的实际所有人。
商业银行起诉贸易公司返还借款并要求以抵押物优先受偿,同时要求经贸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如下:
根据《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第八条、第三十一条及《若干问题解释》第三条、第四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之规定,法院判决经贸委对贸易公司应偿付商业银行的855万债务的不能清偿部分,向商业银行承担40%的赔偿责任。
保证担保的法律特征,包括属于人的担保范畴、保证人是第三人、保证债权不具有优先受偿权、设立程序简便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最后,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注意事项也值得注意,包括保证方式的约定和
表见代理虽属无权代理,但是,只要存在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事实,表见代理成立,行为人的代理行为就应当按有效的代理来看待;在此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就应当是有效合同。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使被代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无权代理人应依法赔偿。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无效合同是违反合同法律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行为本身就是无效的。因而,所订立的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是无效合同,不但不受法律保护,而且应该根据其造成的法律后果,给予必要的处理。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成立后,能否产生法律效力,能否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要视合同是否具备生效要件。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