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担保以担保人的信用作保证,可以约定保证方式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
抵押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合法所有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根据《担保法》规定,保证人和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然而,在担保实务中,对第三人出具的保证书并为债权人接受的,也被视为保证合同成立。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公布的《〈担保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二十二条对保证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作出了解释,确认了保证人单方承诺保证行为的法律效力。
根据《担保法》规定,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并规定抵押合同应当具备的法定内容。如果抵押合同中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抵押财产具体状况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担保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五十六条则规定抵押不成立。
在某商业银行与某县贸易公司之间的借款合同中,商业银行向贸易公司提供了一笔855万元的借款,并签订了房地产抵押合同。然而,经贸委作为抵押物的所有权人,并不是抵押财产的实际所有人。
商业银行起诉贸易公司返还借款并要求以抵押物优先受偿,同时要求经贸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如下:
根据《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第八条、第三十一条及《若干问题解释》第三条、第四十二条、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之规定,法院判决经贸委对贸易公司应偿付商业银行的855万债务的不能清偿部分,向商业银行承担40%的赔偿责任。
保证担保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实际操作。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等,并可根据保证合同进行约定。保证人在债权转让时应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在债务转让或主合同变更时需取得其书面同意。保证范围可因主债务减少而减少,新增债务需经保证人同意担保。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关于承诺迟到在法律上的后果。在《合同法》规定下,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的承诺,如果因非自身原因导致迟到,仍可视为有效承诺;若是自身原因导致,原则上不被认可,但要约人可以选择接受。此外,对于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迟到承诺,建议适用相关规则。承诺是合同成立的
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既属于诺-成合同又属于有偿合同的特点。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合同,其区别在于产生法律后果和成立与生效时间不同。买卖合同是典型的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诺-成合同不要求必须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实践合同则必须交付标的物合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