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20日,A公司向某信用社申请借款60万元,双方签订了人民币借款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信用社向A公司提供60万元人民币贷款,借款期限为1年。同时,第三方B公司作为保证人为该笔货款提供担保。保证合同规定,如果A公司不能按期偿还借款,B公司将负责偿还全部本金及利息。为了确保及时收回该笔货款,信用社要求A公司提供相应财产作为担保。A公司与常年客户C公司商议并达成一致,以C公司所有厂房及其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信用社与C公司签订了抵押合同,并在房屋管理部门进行了登记。2000年6月20日,借款期限届满,信用社多次催促A公司还款,但由于A公司生产效益差,无力偿还借款。因此,信用社要求B公司和C公司共同承担偿还A公司所欠货款60万元及利息的保证责任。B公司和C公司互相推诿,均不予偿还。信用社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B公司和C公司承担保证责任,偿还A公司所欠货款60万元及利息。
关于本案的处理方式,存在三种不同意见:
根据该意见,B公司和C公司都为A公司提供了担保,但B公司提供的是保证担保,C公司提供的是物的担保。由于物权优先于债权,因此,信用社应先向C公司主张权利,即先行使抵押权,通过变卖抵押物来偿还债款。然后才能向B公司主张未偿还部分的保证责任。
根据该意见,在同一债权上既存在物的担保又存在保证人担保的情况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以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额为限。因此,B公司应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为C公司抵押担保变现以外的部分。
根据该意见,信用社在同一债权上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保证担保,作为债权人,信用社可以自由选择行使自己的权利。信用社既可以要求实现抵押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人的担保是指以第三人的信誉来保证,主要是通过扩大债务人的责任来进行担保。物的担保是指以担保人的财产作为担保。抵押人对被担保的债权负有物的责任,保证人对被担保的债权负有人的责任。他们对债权的清偿都有利害关系。在同一债权上同时存在物的担保和保证担保的情况下,债权人应该先行使哪种担保权呢?换句话说,哪种担保应该优先处理?这涉及到物的担保和保证担保之间的竞合效力。根据《担保法》第28条的规定:“同一债权同时存在保证和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担保法》确立了物的担保优于人的担保的原则,其理论根据是“物权优于债权”。从权利性质上来说,抵押权属于物权,保证属于债权,因此,担保物权应优先于保证请求权的行使。然而,《担保法》的解释对此作了不同的规定。根据解释第38条第1款的规定:“同一债权同时存在保证和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或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或物的担保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承担了担保责任的保证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担保法》的解释将保证和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并列,债权人可以在这两种担保之间选择一种提出代为清偿的请求。《担保法》第28条对物的担保并未区分是由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还是由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只要是物的担保就可以优先于保证。《担保法》的解释对物的担保优于保证做了限制性规定,只有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才优于保证,第三人提供的物的担保与保证处于同一地位。因此,根据物的担保是由债务人自身提供还是由第三人提供的不同情况,可以确定在物的担保和保证担保竞合时的处理原则:
1. 在同一债权上,既有债务人自己提供的物的担保,又有第三人提供的保证时,应先使用债务人提供的物的担保来满足债权人的债权。当物的担保无法全部满足债权时,再由对该债务提供保证的保证人承担剩余部分的清偿责任。因为债务人是最基本的责任承担者,其他物的担保人和保证人都是代替债务人承担责任的人。在其他物的担保人或保证人代替债务人承担责任后,他们仍享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
财产重复抵押担保的合法性,指出只要抵押物的价值不超过所担保债权的范围,财产重复抵押担保是有效的。同时阐述了可设立抵押担保的财产范围,包括房屋、机器、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抵押关系成立后,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优先受偿。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相
抵押担保在借款合同中的应用,包括共同抵押和重复抵押的效力认定以及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的效力认定。共同抵押指多个财产共同担保同一贷款,重复抵押需确保所担保债权累计不超过抵押物价值。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时,债权人应在诉讼时效内行使权利,否则法院不予保护。
主合同失效时担保合同的效力问题,以及担保法中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当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将失效。保证期间是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一般不影响诉讼时效,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未主张权利,保证人将免责。当事可约定保证期间,未约定的按
保证担保的法律特征,包括属于人的担保范畴、保证人是第三人、保证债权不具有优先受偿权、设立程序简便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最后,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注意事项也值得注意,包括保证方式的约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