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遵循自愿原则和事实清楚原则,以明确事实、分辨是非,并通过调解解决纠纷。调解一旦合法成立,具有实质上的法律效力。在行政诉讼调解中,应充分体现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愿,同时确保原告和被告能够平等协商,坚持合法性调解作为基本原则。
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是国家授予的权力,其目的是为了管理国家事务。行政职权属于公权,不允许任意处分。被告的处分权或放弃权利必须限定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政诉讼中的调解不能以放弃或牺牲国家权益来追求"息事宁人"的目的。行政机关只有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才能适用调解解决纠纷。
行政审判实践中的协调作用已经证明,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调解无论是在审前还是审判中,都应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的原则,妥善解决行政纠纷。当然,调解不应仅限于一审程序,行政诉讼调解的确立已赋予当事人在二审、再审程序中选择调解的权利,以更好、更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作为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原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不能以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因此在调解过程中应在充分保护原告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土地保险赔偿不合理的问题。若对补偿不满意,可以向当地政府提交投诉并寻求调解。如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当地人民政府将作出裁决,如有异议,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被拆迁者有权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并非等同于国家土地价,而是根据多方面因素评估
拆迁纠纷的解决途径和相关部门。发生拆迁纠纷可咨询拆迁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法院。若对补偿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同时,也可向地方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反映问题,或向司法所、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全程可请律师协助解决。
调解在行政诉讼中的时机可在证据交换或庭审后进行,此时双方抵触情绪较小,容易促成和解。适用调解的案件若涉及第三人利益,法院应通知其参与诉讼,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经营者,以保护其利益不受侵犯。在涉及民事方面的调解中,应结合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出现房产纠纷时,有哪些解决方法?购房纠纷的行政解决,是指经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机关等部门调解无效或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又反悔的纠纷,或者是购房纠纷当事人直接到行政部门投诉,由该行政管理部门对其纠纷进行处理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一方当事人是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