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哪些行政诉讼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哪些行政诉讼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544

什么是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

1、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3、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4、当事人超出取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包括原告、被告。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或者在港澳台地区形成的没有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材料。

6、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7、被当事人或其他人做过技术处理而无法辩明真伪的。

8、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9、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取得的证据。

10、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行政诉讼证据交换与展示规则

(1)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前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情况记录在卷。(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3)当事人申请人民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4)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法庭准许可以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证据复制件、复制品或与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证据。视听资料应当当庭播放或者显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死亡车祸赔偿标准与维权指南

    行政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在法庭上必须提供能证明其主张的合法收集的证据,并进行相互质证。只有经过法庭审查确认为真实有效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

  • 行政诉讼证据的质证程序是怎样的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

  • 可以作为行政诉讼补充证据的有哪些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行政诉讼被告补充证据是指被告在法定举证时限届满之后提供的证据及收集、提供证据的行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解释》对行政诉讼补充证据前提条件,即“经

  • 行政诉讼补充证据是什么意思

    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是法院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⑵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⑷人民法院在行政诉

  • 行政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中原告可以申请吗
  • 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是什么
  •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