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抵押涉及三方当事人:借款人、贷款人(抵押权人)、房屋抵押人。房屋抵押人是有权处分房屋的人,可以是借款人本人或第三方。房屋按揭的主体是购房人(借款人)、房产商和按揭银行(贷款人)。一般情况下,房屋按揭中的贷款人是银行。
房屋抵押中,借款人可以将资金用于购房或其他投资项目,并非必须用于购房或工程建设。贷款人的目的是贷出资金、获取利润并确保资金安全。房屋按揭中,购房人向银行借款只能用于购买楼花、现房或在建工程的开发。按揭银行的目的是贷出款项、获取利润并确保资金安全,而房产商提供担保的目的是为了销售房屋。
房屋抵押涉及两种法律关系:主债权债务关系和抵押关系。而房屋按揭涉及多种法律关系: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虽然都与抵押有关,但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同。房屋按揭的客体是购买的房产,可以分为楼花按揭、现楼按揭和在建工程按揭。房屋抵押的客体是抵押人有权处置的已建成并办妥房地产权证的现楼。
在房屋按揭中,房屋买卖合同和担保合同的标的物应该是一致的,即按揭给银行提供担保的房屋是相同的。对于期房而言,由于尚未建造或正在建造,建成的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实质上是一种期待权。而房屋抵押合同中,标的物与抵押物可以不一致,可以以自己或他人合法拥有的房物作为提供担保的抵押物。抵押物是实际存在的,是一种既得权。
房屋抵押权的本质在于担保债权的实现。有效的房屋抵押中,如果债务人履行了债务,房屋抵押权消灭。如果债务尚未履行期满,房屋抵押权人无权行使抵押权,否则将构成侵权行为。只有在债务人或担保人违约的情况下,根据《担保法》第53条的规定,抵押权人才能实现抵押权。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商以抵押物折价或拍卖、变卖抵押物获得偿付。协议不成时,抵押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实现抵押权。抵押权人没有自行折价、拍卖或变卖的权利。
在房屋按揭合同中,当按揭人不履行债务时,目前通行的做法主要有三种:
房屋抵押权登记的具体流程,包括提交申请、受理申请、审核、登记、收费发证和立卷归档等环节。同时介绍了根据《担保法》的相关规定,特定财产抵押需要办理登记手续,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其他财产抵押可自愿办理,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房屋抵押担保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办理流程。在我国,房屋抵押担保期限自房地产抵押合同登记生效之日起至主合同债消灭之日止。办理房产抵押手续需提交抵押登记申请书等文件,经过审查核实后,登记机关会在房地产权利证书上加盖抵押专用章并记录在册,最后收取一定费用并
先成立租赁关系后设定抵押权的情况,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和《担保法》。在租赁期间,即使所有权发生变化或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租赁合同仍然有效。抵押人应告知承租人和抵押权人关于已出租的事实,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制度体现了租赁权的物权化原则
企业房产抵押的详细流程,包括申请、考察、沟通、担保、放贷、跟踪、提示、解除记录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相关内容,包括权利设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41条的规定,房地产抵押应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办理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