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期权市场的发展是期权市场和期权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19世纪后半叶,期权的店头市场交易就开始在美国出现。然而,当时的期权交易投机性较强,市场相对比较混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30年代,新成立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加强了对期权市场的监管。
股票期权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1973年4月26日新成立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推出了标准化的、基于16种股票的看涨期权合约。尽管初始交易量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期权的交易量迅速扩大,交易所的席位价格也大幅上涨。CBOE的成功吸引了其他竞争者加入到期权市场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第一个股票指数期权同样产生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1983年3月11日,该交易所开发了CBOE-100指数期权,后更名为标准普尔S&P100(OEX)指数期权。随后,基于S&P500的指数期权也开始上市交易。股票指数期权的发展不仅涉及到交易所的增加,还包括不断增加的品种,如主要行业市场指数期权和综合指数期权。
股票指数期权市场已经扩展到美洲、欧洲、亚洲、澳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这种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股票指数期权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应尽快将发展股指期权市场列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尽管目前金融改革面临着诸多难题,但股指期权市场的建立并不与这些改革相矛盾,相反,它还可以促进这些改革的进行。政策层面的放松和监管水平的完善是建立股指期权市场的关键。因此,官方应尽早将这个工作列入重点,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相关研究,并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修改相关规则。
在推出股指期权市场之前,中国应吸取20世纪90年代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失败的教训。时机的成熟、监管的到位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是确保股指期权市场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
股票看涨期权和股票看跌期权的定义、合约细节、执行期权和损失承担等方面。股票看涨期权允许买方在合约期内按协定价格购买股票,赚取利润;而股票看跌期权允许买方在股票价格下跌时获利。但两种期权都有损失风险,买方需承担损失。通过期权交易,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获取极
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分析了制度设计本身和实施环境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特别关注了股票期权制在转轨经济中的适用性。文章还指出国有上市公司质量低下的原因并非只是激励不足,而是与经理的特权有关。国有上市公司经理正分享两种体制的好处,却没有承担成本,导致公司
经理股票期权在公司中的作用及在我国的现状。经理股票期权将经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对经理人员的长期激励。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可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业绩并整合人力资源。然而,在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还存在一些障碍,如股票来源
原始股上市后的交易方式。原始股上市后被称为限售股,需等待一年后才能交易。交易途径包括:一是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发行方式,包括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二是通过证券交易场所内的股份转让方式。发起人的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而其他股份需遵守证券交易规则进行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