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政府临时转基因政策的影响,2003年9月份开始,中国进口大豆出现断档现象,导致国内豆-粕供应无法满足需求。与此同时,CBOT大豆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不断攀升,使得一些有大豆库存的油厂获得了近年来最高的压榨利润,最高达到1000元/吨。
面对如此丰厚的利润,许多油厂后悔在8月份没有突击进口更多的大豆。他们都希望等到10月份大豆进口放开后,再大量进口大豆以获取利润。
随着临时转基因政策的解决,大豆进口在10月份得以恢复,各个油厂开始大量定购美国大豆。然而,这种盲目的进口行为打破了前期国内大豆进口速度,导致12月份和2004年1月份的进口大豆到港量大幅增加,甚至可能出现短期的供过于求局面。同时,11月份以后进入豆-粕消费淡季,预计大量豆-粕供应将压低现货价格。
浙江某油厂在10月初以170美分/蒲式耳的基差买进CBOT大豆10月合约,数量为30000吨。经过对后期豆-粕市场基本面情况的分析,该油厂预计后期现货价格可能下跌。为了规避价格风险,该油厂决定通过卖出**豆-粕0401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当时,CBOT大豆10月合约价格约为780美分/蒲式耳,该油厂的10月船期美豆的综合基差为170美分/蒲式耳。如果以780美分/蒲式耳的盘面价格点价,可以估算出大豆进口成本约为3500元/吨。同时,豆油价格已经上涨到7200元/吨以上,预计后期豆油价格将保持稳定。根据进口大豆价格和豆油价,可以计算出豆-粕的生产成本为:豆-粕成本=(3500+100-7200×0.185)÷0.78=2907元/吨。
当时**豆-粕0401合约期货价格最高接近3000元/吨,高于油厂大豆的生产成本加交割成本。为了保证进口大豆不会亏损,该油厂以2940元/吨左右的价格进行套保。10月27日,该油厂以2950元/吨卖出0401豆-粕期货500手进行部分套期保值,同时在CBOT大豆市场以770美分/蒲式耳点价。
进入11月份,国内供需逐步改善,CBOT大豆出现高位振荡,豆-粕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同步回落。12月4日,该油厂以2650元/吨买进0401豆-粕期货500手进行平仓,同时在现货市场以2760元/吨销售现货。这次套期保值操作使现货销售价格下跌了190元/吨,而0401豆-粕期货价格下跌了300元/吨。因此,油厂通过卖出套保获得了额外利润110元/吨,相当于每吨大豆的综合压榨利润达150元/吨。与此同时,由于另外25000吨大豆没有进行套期保值,每吨平均压榨亏损超过200元。
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和交易模式。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能够预期市场走势并转移价格风险。此外,期货市场采用T+0交易模式,交易灵活,投机交易活跃,旨在获取交易利润。
股指期货的风险规避与套期保值的功能。首先介绍了股票市场的风险分类,其中系统性风险无法分散投资规避。股指期货引入做空机制,提供对冲风险的工具,可减轻市场集体性抛售的影响。此外,股指期货还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反映股票真实价值。其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等优点
新准则与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在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方面的关联和逻辑一致性。新准则对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进行了明确规定,两者可通过套期会计方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账面价值调整。摘要概括了套期保值的涵义及其分类,重点介绍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定义及范围,
例:某电缆厂在6月份计划三个月后购进100吨铜,为防止日后可能出现价格的上涨,该厂通过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铜的套期保值交易。由于进行套期保值回避了不利价格变动的风险,使其可以集中精力于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正常利润。一是保证金不足的风险。二是在某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