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权利的范围如果过于膨胀,其性质即会发生恶化。从一定角度讲,范围恶性膨胀的权利的行使,较之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所给他人权利造成的损害更大。
抗辩权的行使十分简便,只要单方面地表示拒绝,即可产生抗辩权行使的法律后果。加之,抗辩权是一项私力救济权,因此如果允许一方随意行使抗辩权,不仅有违抗辩权的立法宗旨,而且将会造成他人权利随意被侵害的恶果。
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体现“法的善良与公正”,有必要对抗辩权的行使给予一定的限制。
任何一种抗辩权都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如果超过此范围,就是对权利的一种滥用,因此必须加以限制。我国《合同法》、《担保法》明确规定了几种典型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合同法》、《担保法》同时对法定抗辩权规定了严格的法定条件。这是对抗辩权行使的法定限制。
在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对待给付义务,并且互负的义务已到了清偿期。
必须是双务合同,合同债务的履行存在先后,以及先履行义务一方不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明确规定,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受到诚信原则的限制。同时,还规定了不安抗辩权的附随义务,包括通知义务和对方提供担保时应及时恢复履行的义务。
不安抗辩权的法律界定和立法渊源。文章介绍了不安抗辩权的概念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在合同法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文章还探讨了不安抗辩权的立法背景和渊源,包括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通过对不安抗辩权的法律界定和立法渊源的探讨,本文
中国票据抗辩权的相关规定,包括其限制和种类。票据抗辩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但需要进行限制以保证票据流通性。《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作出了具体规定。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两大类,前者基于票据本身的问题,后者基于债务人与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抵消权的定义、条件和抵消通知的要求。当合同双方互负债务时,可以进行债务抵消,即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清偿,实现债务消灭。债务人主张抵消权需满足多种条件,如双方互负债务、债权均已到期、债务同种类或同一性质等。同时,债务人发出抵消通知时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合同法草案的新规定,强调了合同履行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为防范合同欺诈而增加的不安抗辩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等条款。这些新规定将有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市场欺诈行为,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