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抗辩权
时间:2024-09-0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抗辩权是对将要行使请求权的一方的对抗权,是为了防止对方使用请求权侵害自己的权利而存在的。正确地理解抗辩权对于在合同中维护自身权益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收集了以下内容,深度解读抗辩权。欢迎浏览!
深度解读抗辩权:理解、特征和作用
抗辩权的定义和功能
抗辩权,又称异议权,是指对抗对方的请求权的权利。类比为矛与盾,抗辩权的功能在于延缓请求权的行使或使请求权归于消灭。
抗辩权的特征
1. 抗辩权的行使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没有请求权的行使,抗辩权自无必要行使。2. 抗辩权只能由法律明确规定而产生,约定的抗辩事由只能产生合同的权利,而不是抗辩权。3. 抗辩权为私权,是否行使完全由当事人来决定,不主动援引者视为放弃;法官不得主动依职权审查抗辩权是否存在。4. 抗辩权的行使有一定的期限限制,该期限要么由法律规定,要么推定为合理期限,但抗辩权没有自己独立的行使期间。因为抗辩权是依附于请求权而发生的,如果对方请求权合法成立,则抗辩权也就合法成立;如果对方的请求权不合法,则抗辩权也无必要行使。
抗辩权的理解
抗辩权的作用在于“对抗”而非否认对方的权利。抗辩权的行使以请求权存在且提出请求为前提。在未提出请求权的情况下,抗辩权无从行使。因此,在权利已消灭的情况下,不适用抗辩权的范畴。举例来说,甲欠乙1万元,一年后甲已偿还,后乙又要求甲再给付1万元,甲予以拒绝,否认自己欠乙1万元的债务。这种情况在性质上可称为否认权,不属于抗辩权的范畴。
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和基础
抗辩权是一种对抗权,用于对抗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请求权。该权利仅适用于有关合同的部分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将没有什么效果。另外,抗辩权是在承认对方权利的基础上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没有行使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请求时,抗辩权是没有效果的。因此,正确理解抗辩权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关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对于先履行抗辩权,当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选择不通知对方,未通知不构成合同责任;而对于不安抗辩权,应及时通知对方。对于先履行义务一方存在重大瑕疵或部分履行的情况,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应通知对方,给予对方改正机会,以减小损失。
-
你不知道的抗辩权知识点
抗辩权按其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法定抗辩权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值得研究的是,抗辩权是否可以依当事人之间约定而产生。笔者认为,只要当事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基于契约自由原则,当事人之间可
-
基础合同抗辩权是什么
在全同履行中,当事人可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这些抗辩权利的设置,使当事人在法定情况下可以对抗对方的请求权,使当事人的拒绝履行不构成违约,可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但是,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是有一定条件和限制的。如无确切证扰证明对
-
我国关于狭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合同履行的三大抗辩权
-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