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担保物权实现方式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和《民事诉讼法》之中。根据现行民法通则和担保法规定,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议不成的情况下,抵押权人只能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实现担保物权。然而,最新的《民事诉讼法》和《物权法》的实施后,担保物权的实现方式逐渐演变到非诉模式,程序简化、时间缩短、成本降低,极大地保护了担保物权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第195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担保物权人通过非诉的方式实现担保物权有了实体法上的直接依据。
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在第十五章“特别程序”中增设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一节,为担保物权人通过非诉方式实现担保物权提供了程序法上的支持。根据新的《民事诉讼法》第196条和第197条的规定,担保物权人可以向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经审查后,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裁定拍卖、变卖担保财产,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驳回申请。担保物权人通过非诉的方式实现担保物权有了程序法上的直接依据。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尚未对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作出相关司法解释,但全国各地已出现了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判例。法院系统对此类案件持积极和开放的态度,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此类案件的涌现,也会有更多地方法院指导性意见的出台,为担保物权人通过非诉方式实现担保物权提供法律支撑。
在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案件中,被申请人常常提出管辖异议以拖延时间。
在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申请人范围的界定关乎当事人是否适格。学术界对于申请人的具体范围尚有争议。被申请人的范围也需要明确,包括担保财产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
关于请求法院实现担保物权的条件,学术界存在争议。主要认为担保物权的实现条件包括担保物权的有效存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未受清偿,以及担保物权的实行未受到法律上的特别限制。
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的简洁高效、费用低廉,债权人应该积极重视这一实现债权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理流程,提高银行资产质量。
在债务人破产的情况下,抵押权人的追偿权和破产债权的类型等相关法律问题。根据《担保法》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抵押物可以折价、拍卖或变卖以清偿债务,且抵押担保的第三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破产债权包括无财产担保或法定优先权担保的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担保债
债权质押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债权质押是以债权作为质押标的进行质押的方式,是常见的权利质押形式。在我国《担保法》中,汇票、支票等可质押的债权,质权人在特定情况下可兑现或提取货物,但必须在通知出质人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兑现或提货日期在债务履行期之后,债务人未
物权确认纠纷的相关内容。物权确认纠纷涉及物权成立、内容和归属的纠纷,包括所有权确认、用益物权确认和担保物权确认等类型。该纠纷的适用范围主要涉及法律规定以外的物权确认纠纷,如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纠纷,以及土地以外的动产和建筑物所有权的确认纠纷。根据法律规
物权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物权法中的共有制度是专为所有权的共有而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只有所有权才能共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均可共有。比如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一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本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