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是一种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其内容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的权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和法人之间以债务形式发生的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保障债务,尤其是合同债务的履行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秩序,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根据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抵押权人应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如果未行使,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根据担保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两年内行使担保物权,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物权法规定的行使担保物权期限为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即债权人应在对主债权提起诉讼时同时要求实现抵押权。这一期限短于担保法规定的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两年。
担保物权除了具有物权的一切法律特征外,还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设定担保物权的目的是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因此是债权的附属权利。它随着债权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并随着债权的消灭而消灭。
担保物权是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设定的,即担保物的所有人是债务人或其他第三人,对于债权人来说都是他人的所有物,因此是他物权。
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对担保物享有一定的物权。债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包括所有人)的干涉,并享有追索权。如果担保物在他人手中,债权人可以追随主张其权利。同时,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对担保物进行处分,以取得优先受偿的权利,以保护其合法利益。
担保物权是一种古老的民事制度,中国古代就有质押制度,而西方在罗马法中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定。1804年《法国民法典》中的规定更为详尽。担保物权制度已经成为当代各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债务人破产的情况下,抵押权人的追偿权和破产债权的类型等相关法律问题。根据《担保法》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抵押物可以折价、拍卖或变卖以清偿债务,且抵押担保的第三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破产债权包括无财产担保或法定优先权担保的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担保债
债权质押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债权质押是以债权作为质押标的进行质押的方式,是常见的权利质押形式。在我国《担保法》中,汇票、支票等可质押的债权,质权人在特定情况下可兑现或提取货物,但必须在通知出质人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兑现或提货日期在债务履行期之后,债务人未
物权确认纠纷的相关内容。物权确认纠纷涉及物权成立、内容和归属的纠纷,包括所有权确认、用益物权确认和担保物权确认等类型。该纠纷的适用范围主要涉及法律规定以外的物权确认纠纷,如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纠纷,以及土地以外的动产和建筑物所有权的确认纠纷。根据法律规
物权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物权法中的共有制度是专为所有权的共有而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只有所有权才能共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均可共有。比如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一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本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