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的财产移至其他地点加以扣留,被执行人不得占有、使用和处分。与查封不同,扣押适用于易于移动的动产,尤其适用于价值较高的动产,如船舶、航空器、黄金、文物和珠宝等。扣押要求将财产转移至他处保管,并由人民法院或委托他人保管,被执行人不得占有和使用。被执行人需承担扣押财产的保管费用。
1、含义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根据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当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2、留置权的主要特征如下:
(1) 留置权只能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产生,如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
(2) 留置权具有两次效力,即留置标的物和变现并优先受偿。
(3) 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即债权得到全部清偿之前,留置权人有权留置全部标的物。
(4) 留置权实现时,留置权人必须确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
3、留置权的成立条件包括:
(1) 债权人占有动产。
(2) 占有的动产与债权有关联。
(3) 债务人未按期全部履行债务。
根据以上扣押和留置权的定义来判断,扣押和留置权的最大区别在于扣押是执法行为,只能通过人民法院或侦查机关依法执行;而留置权是民事行为,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留置债务人的动产。二者都是合法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只有在运输合同、保管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中,债权人才能享有留置权,并且留置的财产必须是可分物,并且留置权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不得留置债务人过多的动产。
债权人对抵押物的查封规定及其查封对抵押权效力的影响。法院可以对抵押物采取查封等保全措施,抵押权人不得反对。查封不影响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但需满足抵押权在查封前设定且申请执行人的债权非优先受偿债权。特定情况下的债权如税收债权、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
己质押的存单可以被法院划扣。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对有产权证照的动产或不动产的查封,应当向有关管理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
财产拍卖、变卖后所得价款,应当在抵押权人、质押权人或留置权人优先受偿后,其余额部分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第七条规定,对超过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房屋和生活用品,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在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居
应收账款质押的质权人相对于普通债务享有优先受偿权,但对于其他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能不能对抗要依据具体情况确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所有的其他人享有抵押权、质押权或留置权的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