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法规 > 物业发现违建如何处理

物业发现违建如何处理

时间:2020-07-21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8987
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地方的建筑物是属于违规的,这样的建筑物甚至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所以对于违章建筑一定要有处理方法,那么,物业发现违建如何处理?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物业发现违建如何处理

物业没有拆除违章建筑的执法权,物业不能拆除违章建筑。可以申请执法单位来执行拆除违章建筑。

违章建筑,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

1、违章建筑:是指未经规划或城市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建筑物、构回筑物。可以到城市管理部门,查询是否经过审批。

2、如果是城市区域答,向城市管理部门举报,要求拆除。

3、如果是农村土地,向国土资源部门举报,要求拆除。

4、如果上述二个部门到期不拆除,可以向当地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拆除。

《城市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二、物业如何制止业主的违章建筑

小区内的违章建筑与整洁美观的现代文明城市形象格格不入,特别是分布于城市道路两侧、城市出入口、主要窗口地段的违章建筑,更是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对外形象。另外,小区内违章建筑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时刻严重威胁居住者人身财产安全。违章建筑选址随意、布局零乱、结构简单、质量低劣,加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导致部分居住点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臭气冲天,环境卫生、火险隐患和社会治安问题。

鉴于小区内违章建筑的危害性,当物业发现小区有在建的违法建筑,或者接到有在建违法建设报告的时候,一经认定,应当立即责令业主停止建设。之后,无论该建设能否通过改正措施消除影响,违建当事人都要依法被处以最低建设工程造价5%、最高建设工程造价10%的罚款。

违章建筑,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动工建造的房屋及设施。物业公司如果认为业主有违章建筑,只有建议业主拆除或者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权利,而没有强制拆除的权力。物业发现业主私自搭建违章建筑可以向城市管理部门举报,要求拆除。如果物业公司采取了非法行为强制拆除厨房,应对业主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小区内违章建筑影响了政府威信、形象。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恶性循环,造成连锁反应,导致了违章建筑的扩散,后患无穷。希望小区内的违章建筑得到合理的治理,还广大人们一个安稳、和谐的生活环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转让预售商品房的法律手续

    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法律手续。签订转让合同,包括预售契约编号、转让原因等,需经房地产开发企业认可并签字盖章。转让双方需办理预售转让登记手续,并依法缴纳印花税。若购房者要求更名,可在预售契约上按一定条件更名。转让过程需遵循一定程序,包括审批、缴纳费用等,不

  • 如何申请违章建筑的土地使用权

    如何申请违章建筑的土地使用权。依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对于违章建筑,如果能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可以罚款并继续保留建筑。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包括拍卖、招标、挂牌和协议四种方式,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

  • 强拆强搬住房是寻衅滋事吗

    强拆强搬住房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的问题,指出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法律进行判断。文章还介绍了国家征地时花椒树的赔偿标准以及棚户区改造拆迁的补偿标准,涉及品种、品质、生长阶段、地区差异、政策规定等多方面因素。

  • 违法征地拆迁不赔偿吗

    违法征地拆迁是否赔偿的问题。违法建筑拆除没有赔偿事宜,因为违法建筑未经国家规划与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而搭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拆除违章建筑及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给予赔偿。同时,征地拆迁行为必须基于公共利益,遵守法定程序,涉及合

  • 违章房屋建筑拆除赔偿纠纷解析
  • 农用地上搭建养殖场,属于违章建筑吗?
  • 如何判断房屋是违建拆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