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检索各国法律文件和判例时,发现很少有国家承认默示仲裁协议。大多数国家要求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只有少数国家如瑞典、日本承认口头协议的效力。然而,目前各国对仲裁协议形式的要求都在向书面形式发展。
英国的仲裁法于1996年颁布,反映了这一趋势,并具有自己的特色。根据该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但某些特殊的口头形式也被推定为书面形式。根据该法的规定,只要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并且有关条款是书面的,他们之间的协议就被视为书面协议。此外,如果一项非书面形式的协议被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当事人授权的第三方记录下来,该协议也被视为书面协议。此外,在当事人之间的书面交换过程中,或在仲裁、诉讼程序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声称他们之间存在一个非书面的协议,而另一方在答辩时不做否认表示,那么这就构成了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一个具有所声称的书面协议。
我国的仲裁法第16条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形式在纠纷发生前或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因此,我国法律要求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不承认任何推定的书面形式。
传统的国际私法主张依照“场所支配行为”原则处理仲裁协议形式的法律适用,即以仲裁协议缔结地法为准。然而,现代国际私法认为,“场所支配行为”原则不具有强制力。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加,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在某一地点缔结仲裁协议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偶然。当事人在某一地点缔结仲裁协议,并不意味着他们熟悉并信任该地法律,更不能说明他们愿意按照该地法律规定的方式来缔结仲裁协议或者愿意将仲裁协议形式的有效性受该地法律支配。因此,主张仲裁协议只要符合缔结地法或仲裁协议的准据法即为有效。例如,奥地利、土耳其、波兰、南斯拉夫、秘鲁等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仲裁协议的形式只要符合仲裁协议实质内容的准据法、仲裁协议缔结地法或当事人各方的本国法即为有效。
随着冲突法规范连接点的发展趋势,为了避免民事行为因形式要件的限制而被视为无效,一些国家在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上采用了多种连接因素,使得形式要件的准据法更加灵活和宽泛。例如,希腊的民法典规定,仲裁协议的形式只要符合仲裁协议实质内容的准据法、仲裁协议缔结地法或当事人各方的本国法即为有效。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要件。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础,对当事人和相关主体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依法成立,当事人须遵守。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或机构受理案件的基础,涉及对当事人重大权利的处分。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条件:当事人具有缔约资格和能力,协议内容明确并符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