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要件之主体要求详解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要件之主体要求详解

时间:2024-10-2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178
国际条约和各国立法一般都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纽约公约》和《示范法》均要求仲裁协议须为书面形式。《纽约公约》明确将其表述为“agreementinwriting”,且第2条规定称,“‘书面协定’者,谓当事人所签订或在互换函电中所载明之契约仲裁条款或仲裁协定。”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要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书面要求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根据《示范法》,该协议可以是双方签字或文书电文之来往。而西班牙、哥伦比亚等国的仲裁法则要求仲裁协议必须以公证的形式作成。然而,对于“书面”的解释应更加实际。因为在商业谈判中,很少有人会花费大量时间来书面往来以达成明确的仲裁协议。否则,这将否定仲裁的目的。

保全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与一般民商事合同不同,具有特殊性。在不违背各国法律对仲裁协议形式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全已订立的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避免对“书面”过于苛刻的限制。只要仲裁庭或法院可以从该协议中充分领会到或明确推定出当事人将争议提交仲裁的意思表示即可,不必过分追究其形式的完备性,以捍卫仲裁的自治性以及维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宽容理解书面要求

现代国际商事交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迅捷性,商人们不可能为订立一份仲裁协议而浪费过多时日,以至延误商机。因此,为了国际商务往来的目的,也应对仲裁协议的“书面”要求作宽容理解。例如,如果一方当事人的函电、备忘录、通知等文件中表明发生争议时应交付仲裁解决,而相对人也以书面方式接受了此类文件的内容,并未对仲裁问题明确表示异议,那么这足以构成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又或者,一方当事人在法院起诉时(尽管存在前述的文件),而相对人以存在仲裁协议为理由对法院的管辖权提出书面的异议,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应受仲裁协议约束,这是显而易见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