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对设区的市级初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是最终结论,用人单位已经不能申请第三次鉴定。
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经仲裁裁决不履行的,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进行形式审查,但不能认为申请材料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而不予受理。工伤认定部门可以对劳动关系的存否进行调查核实,并在行政行为的事实认定中予以体现。如果相对人不服,可以以事实认定不清为由提起行政诉讼。
在工伤认定程序中,如果劳动关系争议已经经过仲裁裁决,工伤认定应以裁决为基础。如果在工伤认定中当事人未申请仲裁,应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仲裁。被受理后,工伤认定程序将中止,待裁决作出后恢复认定程序。如果在工伤认定中,当事人经过告知后不申请仲裁,可委托仲裁机构出具意见。之后,当事人不得再就劳动关系的存否再申请仲裁,也不得对该仲裁机构的意见提起民事诉讼。
相对人不申请仲裁的情况,不影响工伤认定程序的进行。劳动关系仲裁并非工伤认定的前置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工伤待遇作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及相关的法律流程。文章指出,工伤纠纷需先经过劳动仲裁,之后如不服可提起诉讼。同时,文章强调了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从伤残评定之日起计算的重要性,并指出许多工伤职工因不熟悉法律法规而失去申诉机会。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鉴
上班骨折能休养多久的问题,涉及停工留薪期的长短及相关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根据伤情严重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具体停工留薪期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及医院意见确定。骨折工伤索赔程序需先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工伤认
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优先顺序。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背景下,仲裁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仲裁并不是前置程序。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并进行事实认定。在涉及劳动仲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工伤认定程序,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