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明确以下事项:
仲裁委员会对申请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的案件,一般在7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书面答复当事人。受理决定或不予受理决定均应书面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或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或已故职工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合同争议,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如果没有法定代理人,仲裁委员会将为其指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双方陈述、疏导和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未履行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若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工厂裁员未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文中介绍了申请劳动仲裁的途径、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并列举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所适用的劳动争议范围。劳动者可根据法律规定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及工伤待遇和工伤医疗费的解决方案。当事人需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员会将在60日内作出裁决。对于工伤待遇问题,需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当事人在解决工伤医疗费问题时需注意不超过本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和调解程序。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应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若调解无果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用人单位和工会代表组成,协议达成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