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劳动纠纷的一裁终局

劳动纠纷的一裁终局

时间:2023-12-0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2395
如果发生了劳动纠纷,在双方当事人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去申请劳动仲裁了。那么,劳动纠纷的一裁终局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劳动纠纷的一裁终局制度:解析和适用

一、制度的含义

劳动纠纷的一裁终局制度是指在劳动争议经仲裁庭裁决后即行终结的制度。该制度包括以下五个层面的含义:

二、范围限制

一裁终局制度仅适用于小额和标准明确的仲裁案件。

三、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四、禁止重复申请仲裁或起诉

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争议事项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五、履行义务

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其义务。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劳动者对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然而,用人单位对一裁终局的仲裁裁决不能再向法院起诉,也不能再次申请仲裁。但是,在具备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30日内要求中级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前提是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该仲裁裁决存在法律错误,例如程序违法、无管辖权或涉及索贿受贿等行为。

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强制执行

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以下劳动争议除非另有规定,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1.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但争议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
  2.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突破性设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六大突破性设计,包括一裁终局、延长仲裁时效、缩短审理期限、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轻经济负担以及突出调解程序等内容。该法律对申诉时效的期限、中止、中断和特殊规定作出了界定,但未设立最长权利保护期限。该法律的实施将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崔某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公司工作,后因工作事故受伤并遭到解雇。崔某提出多项仲裁请求,包括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等。经过仲裁和法院审理,最终判决调味品公司支付崔某经济补偿金12400元,其他请求因超过仲裁时

  •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后几日后执行
  •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 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