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 > 停工留薪期职工享有哪些待遇

停工留薪期职工享有哪些待遇

时间:2024-11-0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2618
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发生了工伤那么是需要对具体的,伤残情况进行赔偿的,一般情况下会有一段时间停工留薪,那么停工留薪期间是怎样的待遇?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停工留薪期职工的待遇问题

工资福利待遇的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在停工留薪期内,其原工资福利待遇不会发生变化。

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工资福利待遇"的认定需要考虑具体情况:

工资认定问题

如果职工在发生工伤前已在用人单位工作满12个月,那么其原工资标准应按照工伤前12个月所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补贴和加班工资)来计算。如果职工在发生工伤前未满12个月,那么其原工资标准应按照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如果职工在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即尚未支付工资,一般情况下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月工资来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福利认定问题

福利不属于工资范围,包括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此外,还包括住房公积金、午餐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

如何确定工伤职工的工资

工资定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工伤职工的工资是指其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缴费工资是指可以纳入缴纳社会保险费范围的工资性收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工资即为按国家统计部门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内发放的工资。

当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不一致时,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结算工伤待遇应以实际工资为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其缴费金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如果用人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那么职工的缴费工资应与实际工资一致。然而,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在缴纳工伤保险费时,不如实申报工资总额,而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本人工资项目中的基本工资部分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缴费工资与职工的实际工资不一致。对于因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差额所致的工伤待遇差额,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此外,《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一条还规定:“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因此,工资总额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兵集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民兵集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并详细解释了《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职工在工伤休息期间的工资计算、停工留薪期的确定及工资计算方法、相关法规等内容。根据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2019年工伤工资规定

    工伤工资规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工伤治疗期间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需保持不变,由原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但延长期限有限。工伤职工评残后停发原待遇并享受相应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者继续享受工伤医

  • 什么是计件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制度的概念及具体操作方式。该制度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支付报酬,包括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等多种形式。对于是否包含加班费,文章指出,按照标准工时制度计发工资的通常采用计时工资制度。对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计算需根据

  • 员工上班受伤期间的工资发放规定

    员工上班受伤期间的工资发放规定。包括工伤医疗待遇期间的工资发放、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发放以及工资计算基准。在工伤医疗期间,职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单位需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和交通食宿费用。停工留薪期内,待遇不变,单位按月支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工资计

  • 四者概念的区别
  • 工伤九级伤残一次性可以赔多少钱
  • 工伤致残,如何索赔残疾赔偿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