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是指为了保证债务履行而由当事人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金额的货币作为担保的一种支付方式。与此相比,订金仅仅是意向金。定金的最大区别在于,一旦支付定金,买家不能要求退回,而卖家如果不能履行合同,必须双倍返还定金。订金则没有这种限制,买家可以要求退回,而卖家如果不能履行合同,只需退回订金即可。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合同中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当债务人限期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散或者收回。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他就没有权利要求返还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就必须双倍返还定金。
根据民法的相关理论,定金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订金不具备定金的性质,只是一种单方行为,没有明显的担保性质。如果交付订金的一方主张定金权利,人民法院不会支持。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被视为交付预付款。当交付和收受订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会发生丧失或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为损害赔偿金。
合同中的定金比例问题。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其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合同中如约定超过此比例,则超过部分不能起到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如果一方不履约,可能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同时,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但不能两者都
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问题。定金是购房者在合同签订前或支付房款前向开发商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具有担保作用。法律规定了定金退还的情况,只有在开发商违约时购房者才能要求退还定金。购房者在交定金时需注意定金条款的强制性、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以及定金与订金的法律
购房定金退还的合理性问题。在开发商具备合法销售资格且业主违约时,定金可能不予退还。业主应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定金金额、谨慎签署认购书等。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同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补充协议协商未成或国家新政策导致不符合购房条件等,购房者可以要求返还
订金和定金的区别。定金具备法律上的担保性质,若支付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订金则是预付款性质,其法律后果取决于双方约定。两者能否退还主要取决于双方共识及合同情况。此外,定金金额受法律限制,而订金金额则无明确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