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不规范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明确各类企业包括建设领域施工企业依法按月足额支付工资的主体责任,强调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
为解决一些企业工资支付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的问题,《意见》要求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针对工程款与农民工工资捆绑支付的情况,特别提出建立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材料款等相分离。建设单位在拨付工程款时,应根据合同约定的比例或施工总承包企业提供的数额,将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单独拨付到施工总承包企业在银行设立的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
为加强企业守法诚信管理,防止拖欠工资问题,政策提出建立拖欠工资企业“黑名单”制度,并建立健全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使失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受到限制。
为解决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不规范问题,政策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1.加强建设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2.规范工程款支付和结算行为,防止工程款被挪作他用。
3.改革工程建设领域用工方式,推动规范化用工。
为确保农民工工资的及时发放,政策提出以下措施:
1.推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通过银行渠道直接向农民工发放工资。
2.鼓励实行分包企业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代发的方式。
3.建立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将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单独拨付到施工总承包企业在银行设立的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纠正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指出农民工涵盖各行各业。然后详细阐述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包括工资拖欠问题改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提高但整体仍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以及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多种方案。建议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提高维权意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功能,并完善制度保障和法律法规。同时,对于拖欠工资可能涉及的刑事责任也进行了简要说明。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原因,包括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强、法律执行力度不够、资金回笼不及时以及层层转包未能禁止等问题。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和证据支持,加上法律执行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履职不足,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难以解决。此外,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