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根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不得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以及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展个体经营活动。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责任保护其身心健康,并确保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他们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未成年人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相关地方政府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必须核查被招用人员的身份证,并且不得录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人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录用登记和核查材料。
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其他行政部门如公安、工商、教育和卫生等也有责任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并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也应当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使用童工的情况,都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如果用人单位使用童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场所使用童工的,将按照相关法规的罚款幅度进行处罚,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应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并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关费用。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限期改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其他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撤销登记。如果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相关单位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本规定还对介绍童工就业的单位或个人、未保存录用登记材料或伪造材料的用人单位、无营业执照或被吊销执照的单位以及文艺、体育单位招用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本规定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1991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关于童工和病假的问题。明确指出了在中国,16岁不算童工,而是属于未成年工,需遵守特殊保护规定。同时,文章介绍了病假申请和病假单的填写方法,包括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最后提醒读者遇到法律问题可寻求专业律师解答。
招聘童工的法律处罚及相关规定。企业非法雇佣未满十六岁的童工将受到罚款等处罚,而针对已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工,企业可以雇佣但必须遵守特殊劳动保护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认定童工和未成年工,以及他们在工作方面的限制。
小孩参与电影拍摄是否算作童工的问题。在法定上,小孩拍电影并不算童工,但在特定行业如文艺领域,经过批准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情况下,雇佣行为可视为合法。同时,文章还提及了饭店等场所雇佣童工的处罚措施。
非法雇佣童工需要承担的责任。根据相关法律,非法雇佣未成年人将受到劳工行政主管部门的整改和罚款处罚,情节严重将被吊销营业执照。同时,用人单位需承担将童工送回原籍的交通和住宿费用。此外,“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是行为犯,即使没有实际产生危害结果,情节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