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在2018年修正的。劳动法经历了两次修正,第一次是在2009年8月27日,第二次是在2018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对劳动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对劳动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
劳动者作为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不公平的方式对待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
劳动者有权自由选择就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专长和喜好选择从事的工作,任何人都不能加以阻止。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报酬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未能按时获得工资,可以向有关部门请求帮助。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不得让劳动者从事危及生命的工作。在特殊工作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需要同意,用人单位不能强迫他们进入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地必须干净整洁,不得使用危害劳动者身体的化学物质。
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劳动者不休息或者极少休息。用人单位需要依照法律法规制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用人单位需要为劳动者购买劳动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劳动者享有接受技能培训的权利,以适应企业发展并获得更好的工资回报。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相关内容。劳动福利待遇纠纷指的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争议。福利待遇包括劳动条件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解决纠纷的方式通常首先是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管辖依据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作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体力劳动强度的基本定义和计算方式,包括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等。根据劳动强度指数的大小,体力劳动强度被分为四级。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相比旧标准
公务员考试中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要求和认定标准。考生需提供基层工作经验证明,格式无明确规定,需咨询招考单位。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单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特定情况如高校毕业生实习、军队工作经历等也可算作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根据不同
基层工作年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等单位的工作经历。计算方法包括不同情况下基层工作经历时间的起算点,如在职人员、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人员等。基层工作经历适用于招考职位和特定应聘情况,如应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