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先生发现了李先生的房子,双方签署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并且王先生当天支付了20000元作为购房定金。然而,李先生私自将房屋转让给了他人,没有告知王先生。王先生要求返还定金,但李先生一直拒绝退还。因此,王先生不得不向济南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
济南仲裁委的相关人士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5条规定:“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根据这一规定,仲裁庭判决李先生向王先生返还40000元的定金。
济南仲裁委提醒市民,在商品房交易中,经常会遇到“定金”和“订金”这两个概念,它们在法律上有明显的区别。据介绍,“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在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该抵作价款或者退还给买家。如果买家不履行合同,他没有权利要求返还定金;而卖家不履行合同的话,应该双倍返还定金。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定金应该以书面形式约定,并且不得超过主合同标准额的20%。
一旦当事人以书面形式约定并实际支付了定金,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作为合同履行的一种担保,《担保法》规定:担保合同(即定金条款)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如果主合同无效,定金条款也无效(除非有其他约定)。如果一方的过错导致主合同无效,过错方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是没收或双倍返还定金。
与此不同,“订金”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在商品房交易中,如果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失去了要求返还订金的权利;相反,如果卖家不履行义务,也不需要双倍返还订金。
济南仲裁委提醒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合同中的定金比例问题。定金作为担保方式,其比例不能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合同中如约定超过此比例,则超过部分不能起到担保作用。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如果一方不履约,可能需要双倍返还定金。同时,守约方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但不能两者都
购房定金退还的合理性问题。在开发商具备合法销售资格且业主违约时,定金可能不予退还。业主应采取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定金金额、谨慎签署认购书等。在特定情况下,如合同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补充协议协商未成或国家新政策导致不符合购房条件等,购房者可以要求返还
哈尔滨市房价上涨导致的房产交易纠纷案件增加的现象。随着房价上涨,买方遭遇出卖方违约行为日益增多。以具体案例说明了卖方毁约的情况,并指出买方有权要求卖方继续履行合同,而不是仅双倍返还定金。同时,法官给出了规避风险的建议,提醒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考虑房价上
购房合同签订后的履行期限问题。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约定,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时,可根据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合同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同时,对于违约金和定金的适用也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