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如何辨别遗失物和抛弃物的区别

如何辨别遗失物和抛弃物的区别

时间:2023-11-04 浏览:6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12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在某些地方捡到一些物品,这个物品可能属于遗失物,也可能属于抛弃物,那么遗失物和抛弃物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这个问题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区分遗失物和抛弃物

抛弃物

抛弃物是指原本就不想要的物品,属于无主物,当他人拾得后即为先占。例如,小王扔掉一件衣服,被他人拾得后即为先占。

遗失物

遗失物是指因不慎而丢失的物品,但原本仍有意愿保留。例如,小王扔掉一件衣服,而衣服内藏有他私藏的金链。这条金链属于遗失物,拾得者无法获得所有权。

遗失物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遗失物的定义,但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探讨。学者王*鉴先生认为:“遗失物指的是无人占有但有主的动产。”这一定义目前已经得到民法学界的认同。因此,遗失物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必须是有主的动产;
  2. 拾得时无人占有;
  3. 占有人丧失了占有。

抛弃物的概念

对于抛弃物,普遍认为是物权所有人有意放弃权利而抛弃的物品。抛弃物原本具有所有权,但物主不仅失去了对物品的占有,还放弃了对物品的所有权,因此抛弃物属于无主物。例如,李四购买了一部新手机,觉得旧手机既丑又破,于是将其丢弃。这时,旧手机就成为抛弃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中国关于封闭空间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依据中国《民法通则》,遗失物采取不取得所有权主义,失主可通过程序追回。法律明确规定了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归还遗失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历史立法采取奖惩并重的方式处理遗失物问题。现行民事立法尚未明确规定支付报酬问

  •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包括总登记、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和注销登记等。各类登记均有其特定的申请人和申请时限,并需要提交不同的证明文件和合同资料。这些规定确保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权益保障。

  • 属于原始取得的有哪些方式?

    原始取得包括生产,获取孳息,先占,添附,拾得遗失物,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善意取得,时效取得和国家强制取得等。通过生产而取得产品的所有权是一种原始取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始取得方式。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表示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

  • 时效取得是原始取得吗?

    取得时效是所有权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我国暂无适用取得时效。原始取得的主要形式包括:生产,获取孳息,先占,添附,拾得遗失物,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善意取得,时效取得和国家强制取得等。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表示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事实

  • 为什么侵权行为属于非表意行为
  • 认定无主物案件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 无主物埋藏物的归属权是怎么样的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