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这意味着十六周岁以上的个体可以被视为劳动者。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而劳动法明确禁止单位招用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被称为童工。然而,一旦年满16周岁,个体可以参加工作并以工作作为生活来源,被视为成年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根据第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而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2002年9月18日通过)
根据第二条的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都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在这一规定中被称为使用童工。此外,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也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根据第三条的规定,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有责任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且不得允许他们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允许未成年人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相关地方政府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根据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必须核查被招聘人员的身份证,并且不得录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人单位还必须妥善保管录用人员的录用登记和核查材料。
3、《未成年保护法》
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除非国家另有规定。如果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则必须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不得安排他们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危险作业。
根据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如果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部门将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
最高院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故意伤害案。案例中涉及一起家长因怀孕后对非亲生女儿进行虐待,导致女孩受伤死亡的案件。法院认定曾冰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文章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建议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监管,预防和减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剧增,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立法不足和执法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建议借鉴外国少年司法理念,结合新刑诉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程序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问题。未成年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其继承范围广泛。父母在离婚时需明确家庭财产种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不得侵犯其继承权。同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并倾斜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抚养子女的一方需
我国关于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拘留是否会留下档案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虽然会留下案底,但会进行封存处理。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不满18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予以封存,不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