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出租 > 公租房被强拆,承租人可以起诉吗

公租房被强拆,承租人可以起诉吗

时间:2024-08-24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0403
我们要明晰哪些人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即具有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然后再来看公租房承租人是否在这些人之列。对于公租房被强拆,房屋承租人是否可以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欢迎阅读了解。

公租房被征收,承租人是否有起诉权利?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原告可以分为两类,即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和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相关人。而“利害关系”指的是该行政行为对利害关系人产生了现实的调整或影响效果。在这其中,有7类典型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受害人、在行政复议等行政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撤销或变更行政行为涉及其合法权益的、向行政机关投诉的等。

在实际案例中,已经出现了公房承租人被追加为第三人胜诉的案例。

一般情况下,房屋承租人无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房屋征收只是将房屋收归国有,收回的只是房屋的所有权,对于承租人与原房屋所有权人之间建立的债权关系,只需进行相应的补偿即可。因此,房屋的承租人并不具备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

公租房承租人的起诉权——征收例外情形

然而,对于公租房而言,情况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公租房分为直管公房和自管公房两种类型。直管公房是指由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享有所有权或直接经营管理的房屋,而自管公房则是指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资兴建并自行管理的房屋。

公租房承租人与房屋征收行为具有利害关系的原因如下:

1. 主体的特定性

公租房的出租方只能是特定的机关或单位,如国家房地产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等。

2. 行为的限制性

由于公租房的所有权人具有一定的国家与公益性质,加上公租房本身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与身份性质,因此根据诚信原则,公租房的承租人不可随意变更或终止出租行为。

3. 权利的特殊性

公有住房承租权属于具有物权特性的特殊债权。公租房承租人一般无需经出租人同意即可依据自由意志直接支配房屋,且具有排他性,能够对抗第三人。然而,承租权依据租赁合同产生。因此,公有住房承租权属于具有物权特性的特殊债权。

4. 地位上的特殊性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公有住房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公有住房的承租人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福利分房的受益人,享有长期缴纳低房租居住该房屋并排他使用的权利。因此,公有住房承租人的经济地位与房屋的所有权人无限接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出租人收回公租房的情况

    公租房的收回情况和相关规定。当承租人出现擅自转租、转让、拖欠房租、闲置住宅用房、从事非法活动、故意损坏房屋等行为时,出租人有权终止租赁合同并收回房屋。公租房是政府为解决住房困难群体提供的保障房产,符合条件的人群可以申请公租房。

  • 房管局指定承租人程序的规定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中关于承租人指定的相关规定。指出房屋管理部门无权指定公租房的承租人,公租房的租赁遵循轮候租原则,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有资格承租。直辖市和市、县级政府根据经济水平和需求确定轮候期,采用综合评分和随机摇号等方式确定配租对象和排序,过

  • 公租房承租人是否有资格获得征收补偿

    公租房承租人在征收补偿方面的资格问题。根据房屋征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公租房承租人并非房屋产权人,通常无法直接获得征收补偿。以北京市为例,承租人需购买公租房成为房屋所有人,才能依法获得征收补偿款。购买公租房的具体办法参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 公租房拆迁安置方案

    公租房拆迁安置方案,包括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补偿方式、公房承租人的补偿以及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方案。在拆迁公有租赁房屋时,拆迁人需与房屋承租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政府一般按照面积进行补偿,承租人补偿涉及房产所属单位的补偿部分。若选择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承租

  • 承租人是否有资格申请公租房
  • 公租房转租是否需要同住人同意
  • 欠债还不起公租房会被收回去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